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滇中九龙方解石矿床成因——来自方解石矿物化学、流体包裹体、C-O同位素组成和U-Pb年代学的证据
作者姓名:周红琳  魏爱英  王维  张佳慧  薛传东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系, 云南 昆明 650093
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21QZKK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3036,42163007,41373049);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暨地勘基金项目(Y202405)
摘    要:九龙方解石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滇中古生代盆地北西部,是滇中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巨晶方解石矿床,其成因目前尚不明确。本文选取由矿体内至围岩依次出现的巨晶方解石矿石、白云石化带以及近矿灰岩中的团块状方解石为对象,在地质调查、岩相学观测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分带的方解石及围岩进行了矿物化学、C-O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并开展了矿石方解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九龙方解石矿床主要矿体顺层产出,部分以大脉状赋存于顺层及高角度切层的断裂带中,下二叠统茅口组(P1m)中上部层位灰岩是主要赋矿围岩,NE-SW向文林复向斜两翼及次级的"穹-盆"构造过渡部位是有利的赋矿部位,热液交代充填成矿、构造控矿特点突出,属后生低温热液型矿床; 成矿流体为Cl-Na·Ca型盆地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源自赋矿围岩和下伏地层的循环作用,并存在深部岩浆热液的贡献; 温度变化小、成核速率缓慢、结晶时间长是巨晶方解石大规模成矿的主要机制; 其成矿时代为36.0±4.0 Ma(始-渐新世)。因而,九龙方解石矿床的成矿是喜马拉雅期区域性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代表了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在滇中古生代盆地的远程响应。

关 键 词:矿物化学  C-O同位素组成  方解石U-Pb定年  后生热液成因  九龙方解石矿床  滇中古生代盆地
收稿时间:2024-06-24
修稿时间:2024-10-21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