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春季两次极端雷暴大风过程环境及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汤兴芝 黄治勇 王文玉 姚望玲 顾永刚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 武汉 430074;武汉市气象局, 武汉 43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5058) |
| |
摘 要: | 2021 年 5 月10 日和2022年3月16日,湖北省东部分别发生14级和12级的极端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简称"5·10"和"3·16"过程)。本文利用地面加密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ERA5逐小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过程产生的环境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 (1)两次过程均受川东低槽和中低层低涡东部暖切变的影响,呈现上干冷下暖湿、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表征雷暴大风的物理量如对流有效位能、下沉对流有效位能等极端异常,环境场有利于极端雷暴大风发生。(2)两次过程均由冷池出流形成阵风锋触发雷暴大风,但"5·10"过程还受其他地面中尺度辐合影响。(3)两次过程强风暴均由多个单体合并发展而成,"5·10"风暴高度更高,而"3·16"则强度更强,"5·10"表现出小弓状回波及其后侧弱回波通道特征;"3·16"弱回波区清晰,表现出类超级单体特征。(4)速度图上均表现出低仰角大风区和小尺度的辐散特征。"5·10"过程以低仰角大风区为主,大风由超低空急流叠加下击暴流造成;"3·16"过程则以中层径向辐合和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快速下降特征为主,为下击暴流大风。
|
关 键 词: | 极端 雷暴大风 阵风锋 大风速区 小尺度辐散 |
收稿时间: | 2023-05-19 |
修稿时间: | 2024-02-24 |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