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连云港港区沉积物中畸形底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朱晓东.连云港港区沉积物中畸形底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海洋学报,1994,16(4):91-95.
作者姓名:朱晓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
摘    要:本文首次记述了我国海岸现代底栖有孔虫畸形现象的发现及其与海水环境状况的关系.在连云港港区及其附近海岸采集的2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7个含有畸形壳体,共计101枚,分属玻璃质壳、瓷质壳和胶结质壳三大类十余个属种,其中以毕克卷转虫变种Ammonia beccarii (Linne) vars.和希望虫Elphidium数量最多.壳体畸形类型有10种.畸形有孔虫的分布与海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畸形有孔虫可作为海洋环境污染的一种生物指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比,连云港港区畸形有孔虫含量尚较低,表明污染程度较低.

关 键 词:连云港    畸形有孔虫    畸形类型    分布    海洋环境状况指示
收稿时间:1/4/1993 12:00:00 AM
修稿时间:1993/2/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