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时空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刘佳 纪晓萌 陆嘉欣 张桐艳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青岛2661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青岛266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L021)~~; |
| |
摘 要: | 有效识别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特征是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多源数据为旅游资源供需空间匹配及其交互关系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中POI和数字足迹的挖掘为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山东省胶东经济圈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德地图、同程网和马蜂窝网络游记平台等多源数据渠道,获取2016—2021年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的POI数据和旅游流的"O-D"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复杂网络分析分别识别二者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结合空间匹配测算模型探索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①胶东经济圈旅游资源供给呈"康乐游憩类、公共休闲类、观赏科普类、宗教祭祀类"梯度递减的数量结构特征,以及"整体聚集、局部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②旅游流在时间上节假日效应和季相性特征明显,在空间上"陆海"差异显著,其中疫情发生前表现出由海岸向陆域扩散的态势,后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流渐有复苏迹象;在类型结构上,康乐游憩类和公共休闲类成为旅游需求的主导类型;③旅游资源供需匹配关系的空间结构可划分为供需平衡、供给主导和需求主导3大类型,其中供需平衡类以"低-低"匹配为主导,供给主导类主要分布于陆域,空间分布形态较为零散,需求主导类主要沿海岸线呈环状分布,分布范围由海岸逐渐向陆域扩散.本研究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拓展了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应用边界,为促进胶东经济圈及其他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供需匹配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
关 键 词: | 多源异构数据 旅游资源 旅游流 复杂网络 供需匹配 沿海城市 胶东经济圈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