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作者姓名: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王旭峰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丽江站),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丽江站),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丽江站),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No.2007CB41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1019);;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No.O828A11001);;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No.NWNU-LKQN-08-03);;西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资助
摘    要:利用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计算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各气象站的月潜在蒸发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气象站的月湿润指数, 然后进行季节、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统计, 进而对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表相对干旱, 之后相对湿润, 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01 4 a-1, 相关系数为0.428 1, 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 表明地表湿润状况有明显改善, 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趋势明显, 夏季增加趋势和秋季减小趋势不太明显.地表干湿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差异, 东部表现为东西差异, 自东向西逐渐变湿, 乌鞘岭以东呈变干趋势, 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 中部大部分地区呈不明显的变干趋势, 而托来南山以北地区显著变干, 张掖绿洲显著变湿, 西部除敦煌以西呈不显著的变湿趋势, 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 

关 键 词:湿润指数  年代际变化  年际变化  祁连山  河西走廊  水文地质学.
收稿时间:2008-12-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