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农村地区住房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李方一,高晓路,王英杰. 中国农村地区住房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2): 1555-1563
作者姓名:李方一  高晓路  王英杰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07B02-02,2008BAK50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8)
摘    要:农村住房结构是决定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全国农村住房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科学评估农村房屋脆弱性的基础。首先,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普)结果,将农村房屋分为“钢混”、“砖混”和“传统结构”(包括五普中住房墙体材料的“木、草、竹”和“其他”2个类型)3种结构类型,建立了全国县级尺度农村住房数据库,共2699个区县。探讨农村住房结构的空间差异,遴选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归纳出影响各类房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砖混结构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住房结构类型,尤其在中东部地区的比例很高,而传统结构住房在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高(接近50%),影响这两种结构住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域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越高,砖混结构房屋比例越高。钢混结构在农村房屋中所占比例普遍很低,东中部地区比西部、东北略高,气候、非农就业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地震脆弱性,建议中国农村政策应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主,并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还需要在农村地区逐步推广房屋抗震规范。

关 键 词:农村地区  住房结构  区域差异  地震灾害  地域文化  中国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Housing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LI Fangyi,GAO Xiaolu,WANG Yingji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Housing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12): 1555-1563
Authors:LI Fangyi  GAO Xiaolu  WANG Yingjie
Affiliation:1.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CAS,Beijing 100101,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3.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Keywords:rural area  housing structur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earthquake  regional culture  Chin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