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与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成矿系统: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与构造-岩浆演化
引用本文:顾雪祥,章永梅,彭义伟,张力强,王新利,高虎,董连慧,涂其军.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与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成矿系统: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与构造-岩浆演化[J].地学前缘,2014(5).
作者姓名:顾雪祥  章永梅  彭义伟  张力强  王新利  高虎  董连慧  涂其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329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6B02-02)
摘    要: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斑岩-热液脉型Fe、Cu、Mo、Pb、Zn成矿系统,是在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板块之下俯冲消减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与成矿相关的中酸性岩体侵位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石具有高硅、富碱且富钾、准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花岗岩特征,其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以及高场强元素亏损,显示俯冲带岛弧岩浆作用的特点。夕卡岩型铁铜矿床主要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内外接触带,斑岩型铜钼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以及与志留系细碎屑岩的接触带附近,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则产于远离岩体的志留系细碎屑岩的构造破碎带中。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及其所分泌的气水热液,成矿时代与中酸性岩体的成岩时代相近,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根据成矿系统形成后的保存和变化情况,认为在3571铜矿区的深部具有斑岩型铜钼成矿的良好潜力。

关 键 词:多金属成矿系统  构造岩浆演化  夕卡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博罗科努成矿带  西天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