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珍珠湾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黄 玥,黄元辉.广西珍珠湾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6,34(3).
作者姓名:黄 玥  黄元辉
摘    要:在广西珍珠湾16个表层沉积物站位取样并对其中硅藻进行分析,鉴定出硅藻131种,分属44属。其中Cocconeis disculus是研究区域内数量最多的硅藻种类。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珍珠湾沉积硅藻分布主要受到海水盐度的控制,其中Achnanthes spp.(主要包括A.delicatula,A.fugei,A.hauckiana和A.levanderi),Amphoraspp.(主要包括A.delicatissima,A.exigua,A.eximia,A.holsatica和A.normanii)和Nitzschia ovalis可以作为低盐度海水环境的指示种;Cocconeis disculus多集中分布于海水盐度适中的海域;Cyclotella striata/C.stylorum,Thalassiosiraspp.(主要包括T.eccentrica,T.leptopus和T.oestrupii)和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则可以很好地指示高盐度环境。陆上淡水河流对珍珠湾表层沉积硅藻组合的影响不大,人类活动则是沿岸淡水硅藻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珍珠湾16个表层沉积站位可划分为3个硅藻分布区,分别对应高低不同的海水盐度,与实际站位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