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浙江桐村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驱动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浙江桐村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驱动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特征分析[J]. 沉积学报, 2012, 30(5): 795-805.
作者姓名:刘礼洁  郭福生  严兆彬
作者单位: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2077)资助
摘    要:软沉积变形构造是确立古地震是否发育的关键证据之一。在浙江桐村寒武系大陈岭组剖面确立的三个地震驱动的软沉积变形事件层中,主要软沉积变形有地震微断裂、微褶皱、液化构造,它们反映出沉积物遭受地震作用时,流体压力改变的程度以及发生液化的强度。其中,微褶皱构造主要包括微褶皱纹层和与液化脉有关的褶皱;液化构造包括泄水构造和液化脉构造。通过对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形态特征、产状观察和统计,与其它非地震成因的类似构造相区分,进一步确立地震是它们最有可能的驱动机制,统计出三个事件层中地震扰动层的厚度和震中距,估算事件层Ⅱ和事件层Ⅲ的震级为6~7级和6级左右,并初步认为在大陈岭组地震带以外的地层中,存在臼齿构造。从而,完善了震积岩的识别标志和岩相序列,深化了对浙西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事件沉积的认识。

关 键 词:古地震    软沉积变形构造    驱动机制    浙西寒武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