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3.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及其与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南、北半球总的运动态势很不协调, 其间存在一条运动不协调带. 在地表, 该带由13条以走滑为主的大型断裂带组成, 称之为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 统计分析E系和环太平洋带(P系)1900~2003年间MW≥7.5的时间分布, 发现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准周期性交替活动. 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貌演化数值模型是分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再现地表形态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地貌演化数值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河西走廊中段周边山体的演化过程.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外动力过程相似,但走廊中段南北两侧各山体间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北侧山地:金塔南山东段、金塔南山西段、合黎山;南侧山地:榆木山).首先,各山体内选取典型区域分析了真实地形的特征指标(准周期性谷间距、地形高差与出水口数量);其次利用Landlab平台构建了典型区域的地貌演化数值模型,并通过数值实验正演了各山体地形的演化过程;最后将真实地形与不同时间节点的模拟地形进行比对,以准周期性谷间距等地形特征指标为判识标准,推断了河西走廊中段山体开始强烈隆升的年代和抬升速率.模拟结果与区域已发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年轻上升山地(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幼年期地形)地区呈现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地貌演化数值模型结合地形特征指标是约束年轻上升山地强烈隆升年代和速率的可靠工具.本文提出的全新研究思路与方法有望在年轻上升山地推广并成为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胡昌新 《海洋预报》2002,19(2):15-22
据黄浦江吴淞站长系列潮位资料,采用功率普法、可公度性法和太阳黑子周期的位相法等分析,推得严重风暴潮的准周期有:2.5年、8年、34年和60年的多重周期特性,且都有它们各自宏观背景,从而综合绘制了黄浦江严重风暴潮趋势预测图,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山地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艳  梅世蓉  宋治平 《地震》2004,24(2):7-16
通过对天山地块近百年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表明: ① MS≥7.0地震沿块体边界成带分布, 南边界带强于北边界带, 南、 北边界带的西部强于东部, 南天山西段是地震活动水平最高、 复发周期最短、 强震序列类型最复杂、 地震危险性最大的地区; ②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显示出准周期性, 表现为MS≥7.0地震具有活跃与平静的交替性及5级以上地震活动度曲线的起伏变化; 最大熵谱计算地震活动度的显著周期为40年, 小波分析给出40年左右周期系数的时间曲线表明, 7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曲线由最高值至最低值的下降段, 而上升段为强震的平静期; ③ 在强震活跃期及平静期, 中强以上地震(MS≥5.0)在块体的不同部位(地块南、 北边界带及块体内部)的分布状态和活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活跃期南、 北边界带中强以上地震的集中性和成带性强, 且彼此活动水平差异小, 但与块体内部差异大; 而在平静期南、 北边界带的活动水平差异大, 块体内部地震活动显著增强; ④ 在活跃期, 天山地块南、 北边界带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 当一个边发生强震后, 另一边在数天至数年也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入流马赫数MA为0.1-0.4范围内,选取不同的入流,逐一考察在可压缩导电介质中磁场重联的类型随磁雷诺数Rm的变化.大量的数值结果表明:在不同入流驱动下,磁雷诺数(Rm)均有临界值存在,如果等离子体系统逐渐趋于稳定的单X线重联;若间歇性的次级撕裂产生了重复出现的磁结构,而且Ma越大产生间歇性次级撕裂的临界值越高,与MA之间基本上符合线性关系.此外还发现,当多重X线重联间歇性地出现时,有关物理量发生准周期性地振荡.  相似文献   
8.
南海深海沉积物花粉记录的快速气候波动事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根据17940柱状样花粉研究结果,分析了南海末次冰期以来千年尺度气候波动事件,并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得到南海深海沉积物花粉记录的气候变化的周期。本文研究认为,这种千年级准周期的气候波动可能与高纬度地区的亚米兰科维奇准周期性事件进行对比;它也可能反映了E1Nino-SouthernOscillation(ENSO)系统较长周期的变化,其形成和演化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圣安德烈斯断层(美国加州)南段最后一次大地震距今已有153年了,而其平均震间间隔却仅为~100年.如果大地震的复发具有周期性,而并非随机发生或群集发生,则这个时间长度是很值得关注的,而且通常意味着概率意义上的地震危险性增大.遗憾的是,多数地震记录都很简单,这就限制了对单条断层上地震复发的分布特征的描述.本文利用加州Wr...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