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动态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动态指数对沙坡头包兰铁路北侧1964年和1981年沙地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结构动态进行分析,发现1981年区和1964年区的油蒿种群都属于增长型,但1981年区的增长性大于1964年区,也就是说,随着人工植被建立的时间延长,油蒿种群结构由快增长型转向慢增长型.因此,沙地中的油蒿种群的动态趋势是由快增长向慢增长,以及衰退方向演变,最终有从人工植被区中消失的趋势.同时,油蒿种群结构的增长型是油蒿能长期存在的种群生态学原因,是它具有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沙地生境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Soil calcium carbonate(CaCO_3) has a strong solid phosphorus effect, and high content of CaCO_3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il phosphorus. To reveal the limiting effect of soil CaCO_3 on the growth of plants on sand land and its mechanism of plant physiology, we performed pot experiments with a two-factor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nd a three-factor orthogonal design for different soil CaCO_3 content treatments using Artemisia ordosica seedlings. In the experiments, we surveyed plant height, aboveground biomass, root length and root weight and analyzed N, P concentrations and RNA content of the seedlings,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lative growth rate(RGR) of the seedlings and N:P ratio as well as R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RGRs of plant height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seedling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CaCO_3 content, and those for root length and root weight decreased. The RGRs of plant height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seedling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N:P ratios, but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RNA content and leaf P concentra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soil CaCO_3 is a stress factor for the growth of A. ordosica seedlings, and the growth response of the seedl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il CaCO_3 is in line with the Growth Rate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油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甘肃古浪县鸣沙咀和民勤县扎子沟这3个干旱区天然油蒿分布区的油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油蒿种群动态,用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标(m*/m)、Cassie指标(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指标来判断格局类型并且根据双项轨迹方差法来分析格局规模。结果表明,沙坡头和扎子沟油蒿种群处于稳定阶段,鸣沙咀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的油蒿种群处于增长阶段;各油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但是各样地聚集度大小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鸣沙咀半固定沙地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样地扎子沟样地;对各样地种群格局规模的分析表明格局规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埋袋法对毛乌素沙地天然分布的优势种臭柏、油蒿细根分解进行研究。对两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臭柏、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C、P、K、Mg均表现为释放,释放率油蒿>臭柏,元素重量损失率K>P>C>Mg;N在臭柏分解中表现为积累,在油蒿分解中表现为释放;Ca在臭柏、油蒿细根分解中都表现为积累的趋势,积累率为油蒿>臭柏;能量在臭柏、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表现为释放。该研究为沙区土壤库中的能量转化和流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叶水浸液对生态相关种羊柴(Hedysarum laeve)与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黑沙蒿叶水浸液可抑制羊柴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加强;幼苗形态指标对叶水浸液作用较为敏感,敏感程度为苗干重苗鲜重根鲜重根长苗高根干重;丙二醛含量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值明显大于其他指标,相对电导率也表现出较敏感的抑制效应。黑沙蒿叶水浸液对柠条种子萌发存在低促高抑作用;对幼苗形态指标综合化感效应表现为促进,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弱,根鲜重、根长与苗干重为较敏感指标;对生理指标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相对电导率是最敏感的指标,丙二醛含量指标也较敏感。由此推断,对膜系统的伤害可能是黑沙蒿化感物质多种效应的生物起点。  相似文献   
6.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繁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 开花结实期的繁殖分配和生殖枝的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8—10月,油蒿生殖枝重、头状花序重都显著增加(P<0.05),但繁殖分配均保持在26%左右;油蒿的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地径在0.5 cm以上的油蒿个体才能够开始繁殖,繁殖分配大致呈现出在一定范围内随个体增大而上升,然后又随个体继续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对不同建植年代(1956年、1964年、1981年、1987年)样地中油蒿繁殖结构特征和繁殖分配比较发现,1981年样地上油蒿的生殖枝重、单位生殖枝上的头状花序数、繁殖分配都低于其他3个年代,且其他3个年代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人工固沙区油蒿种群的繁殖不仅受固沙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油蒿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胁迫使油蒿生长与生物量下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负面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油蒿的生长发育起到“施肥作用”;虽然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发生土壤干旱胁迫对油蒿的影响也是负效应,但CO2的“施肥效应”依然存在,“施肥效应”的生理机理是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  相似文献   
8.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3,自引:16,他引:23  
测定了宁夏沙坡头地区固沙植物油蒿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变化,膜伤害的程度,抗氧化保护酶系统以及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对油蒿适应干旱胁迫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地油蒿的MDA、O^-2、H2O2,脯氨酸的含量以及CAT、SOD的活性低于固定沙丘的油蒿,而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含量、POD的活性高于固定沙丘的油蒿,固定沙丘油蒿中的Chla、Chlb含量和H2O→PCIP电子传递速率低于灌溉地油蒿,因此,当油蒿受到干旱胁迫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青丰  王建光  徐军 《中国沙漠》2002,22(6):628-631
采用Greig-Smith区组面积方差分析法、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法检验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的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0.
电场处理对毛乌素沙地油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那日  冯璐  杨生  黄洪云 《中国沙漠》2007,27(2):244-249
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h)种子,在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下研究电场作用后其根系碳水化合物,叶片水分和渗透调节物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场强度为2.0 kV.cm-1、3.5 kV.cm-1和4.5 kV.cm-1时,地温降到零下摄氏度时,其根系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气温降到零下10℃左右时,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