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测绘学   242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927篇
海洋学   344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larval stage of fishes is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their dispersal, survival and recruitment,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larval behaviours and tolerances of amphidromous fishes, particularly in New Zealand.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bluegill bully (Gobiomorphus hubbsi), including spawning sites and behaviours, larval characteristics at hatch, phototactic responses of larvae, and larval survival at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Spawning primarily occurr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nd larvae from different nests exhibit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and trade-offs between, larval characteristics at hatch, potentially affecting larval success. Larvae were positively phototactic to intense light, an unexpected result based on diel drift pattern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inally, larvae exhibited markedly higher survival rates when reared at intermediate salinities compared to freshwater or seawater, suggesting estuari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nursery grounds for bluegill bully and other amphidromous fish.  相似文献   
2.
利用Logisitic曲线模型和扩展支撑模型对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测和单项消费预测,以河北省居民的收入及其消费支出为实例,研究了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分配和单项边际消费倾向,合理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理论计算了1999~2003年的通信消费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预测了2004~2008年通信消费情况。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对通信网络建设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Mussels, Mytilus edulis L.,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r cadmium in the laboratory, then placed in cages in the sea (salinity 7‰). One year later maximum lengths of the mussels were measured and shells screened for deformities. Growth was 0·6 cm year?1 in the control cages and retarded in cages of exposed mussels. A total of 63% of cadmium-exposed and 46% of copper-exposed mussels had shell deformities. In the control cages 26% were deformed while in a natural population only 3% were deformed. The proportion of deformities to growth was inversely related. Low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eir injuriousness in this long-term test, probably due to the closing of the valves during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Gamma暴的观测特性和物理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 ,而后 ,对火球模型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机制和同步加速辐射机制作了论述。主要工作是 :具体研究火球所抛出壳层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 ,应用同步加速辐射机制 ,通过由共动坐标系到实验室坐标系的相对论变换 ,得到Gamma暴余辉的光变曲线。对于火球壳层的不同的动力学演化规律 ,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壳层抛出形式 ,以及不同的外部介质环境 ,所得到的光变曲线都各不相同。通过对这些不同的光变曲线的比较 ,明确了Gamma暴余辉的整体的物理演化图象以及各种物理过程在Gamma暴余辉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从余辉演化的方面进一步理解了Gamma暴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5.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变岩三轴压缩下破坏前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3大类,破坏后应力-应变曲线亦可分为3大类的形态模式.并得出结论:蚀变岩的破坏类型受围压与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在给定的12 MPa围压下蚀变岩以脆性破坏为主,只有孔隙度大于16%且围压大于4 MPa时才有可能进入脆-延转换状态,且脆-延转换围压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临界状态应力比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刘楚吾  杜涛  刘丽 《海洋科学》2004,28(1):11-14
采用不同的饲料系列饲养各阶段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幼体和仔虾,实验结果表明:在潘状幼体期(Z)~糠虾幼体Ⅱ期(M2),投喂骨条藻 人工配合饲料系列,比单纯投喂骨条藻或单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成活率分别高18.5%和26.7%;糠虾Ⅱ期(M2)以后单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单独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的差别;在人工育苗后期,用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卤虫无节幼体,育苗的成活率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吉尼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 ,推导出正态分布的吉尼系数渐进无偏估计 ,并以实例对比了传统的吉尼系数的算法——万分法与本文中提出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海螺酶 ;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氯化钠 5种渗透剂 ;维生素 C和甘露醇 2种抗氧化剂 ;对条斑紫菜酶解单细胞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10 %的海螺酶酶解条斑紫菜 ,成活率最高 ;选用 2 mol/ L葡萄糖作渗透剂 ,效果最好 ,成活率达85.2 % ;加入抗氧化剂对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进行了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初放声时,实验鱼产生惊愕反应,迅速离声源而去;但驯化6 d后,实验鱼在放声后迅速游向声源,摄食时间由最初的150 s缩短到实验后期的60 s。整个实验阶段放声组与对照组摄食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实验鱼的生长参数,求得了参考投饵量曲线和方程。本实验结果为音响驯化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