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近八年来产业重心的转移,提出了山东省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有效地排除钻渣是钻井液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结合实验及相关工程情况,从力学角度对水平孔中钻渣的运移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牛顿力学定律对钻渣在钻井液中的运移速度进行了解析建模。  相似文献   
3.
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往关于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主要文献所采用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及其结论的科学性作了述评,认为得出的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明显或不明显的结论尚缺乏充分的依据,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5.
李晓波  张艳  仝亚博 《地学前缘》2021,28(2):391-411
自中、晚侏罗世之交至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发生了构造格局和古地理环境的巨大转变。对这一时期燕辽东段古地理和古环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多学科整合分析,初步认识如下:中侏罗世开始增强的板块汇聚造成中、晚侏罗世亚洲东部地壳增厚和地势升高,古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持续俯冲引起深部岩浆上涌、地壳减薄和多期伸展裂陷,同时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一系列逃逸构造,上述构造演化导致燕辽地区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期形成高山和盆岭地貌。早白垩世137~131 Ma,嫩江—八里罕断裂至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延伸线两侧出现东高西低的地貌差异,相对下降的冀北—大兴安岭火山-地堑带地层中赋存热河生物群早期化石组合,而辽西—松辽地区为相对隆升的构造高地。130~110 Ma时期裂陷作用扩展,热河生物群中、晚期组合向周围扩散。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总体为以干冷为主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与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的潜在环境效应并不矛盾。全球气候演化和区域构造古地理条件共同导致燕辽地区自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干旱化和寒冷化,并影响到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之间的生态群进化演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与印缅山弧交接地带的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构造特征等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借以分析并初步阐明独龙江流域的地质地质环境,为该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震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一些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7.
环境场作用与西南低涡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西南低涡视为迭加在环境场上的一个扰动,把考虑环境场和非绝热作用下的次天气尺度扰动方程组写在一个简单斜压两层模式上,根据西南低涡的特点对方程组作一些近似处理,导得了反映低层(700hPa)西南低涡移动特征的移矢诊断方程。由此分析了影响西南低涡移动的主要因子,得出了一些定性结果。最后,利用移矢诊断方程作了低涡移动的实例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实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横断事件:亚洲东部晚新生代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吉尔伯特世与高斯世的界面附近(距今约340万年)存在着一次重大构造事件,主要证据在横断山系,故称横断事件。由它引发我国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块状隆起,使横断山系新的地貌过程得以起步,从此我国地壳构造演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青藏高原隆起是横断事件以来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显现,建议以该事件为起点的地壳构造运动称为青藏高原运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及邻区大震的远距离相关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中国大陆及边邻M_(?)≥7.0地震活动的时空特点,讨论了大地震活动的远程关联现象,划分了6个相关地带。根据本文所划分的诸相关地带,可以对所研究地区大地震的活动形势作出大致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中国大陆及边邻MS≥7.0地震活动的时空特点,讨论了大地震活动的远程关联现象,划分了6个相关地带。根据本文所划分的诸相关地带,可以对所研究地区大地震的活动形势作出大致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