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7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6.5级深度12千米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地震发生后,测绘部门迅速响应开展了地震后的应急测绘,为抗震救灾提供保障服务。8月3日下午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最高级应急响应,投入救灾人员50余人,举全局之力应对此次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2.
鲁甸乐马厂银矿床地持特征与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港 《矿床地质》1999,18(2):121-128
乐马厂银矿为地矿部“八五”重点普查项目,普查找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床达大型规模。该矿床类型独特,为国内,外少见的独立银矿床,因此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赋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文章在乐马厂银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臧放地质作用,并论述了其为产于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独立银矿床,其矿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古构造-沉积和构造-热液两个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银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省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紧急启动地灾一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专家组赶赴灾区,并与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和单位密切联系,随时监测灾区气象、地质条件变化。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出212人、49台车辆、4个飞行队及7架无人机参与地灾工作。目前,地灾预警及排查工作正在地震灾区有序开展。地震发生后,及时协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第一时间获取了灾区遥感图件。国土资源部派遣的前方工作组于8月5日晚抵达鲁甸县,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组对接协商后,针对地灾排查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以乡为单位  相似文献   
4.
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杰  王传胜  汤青  徐勇  陈东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8):1011-1018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 Geography Location At 16:30 on August 3rd,2014,Ludian County,Zhaotong City,Yunnan Province(27.1°N,103.3°E)was hit by Ms 6.5earthquake,with the maximum intensity is 9 and epicenter depth is around 12 km(Figs.1 and 2).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中坐标:北纬27.1°,东经103.3°。鲁甸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立即组织专家分析地震地质背景与发展趋势。王小烈书记指示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董树文副院长迅速组织地质力学研究所相关专家进行会商。该次地震发生在扬子地块与川滇菱形地块的边界断裂小江断裂带的东侧,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地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鲁甸县地质灾害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甸县地质灾害类型众多,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鲁甸县境内现有地质灾害86处,其中滑坡60处、泥石流13处、崩塌10处、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占62.79%,其次为中型和大型,有少量巨型地质灾害.在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地震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找出成灾规律,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肖高强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77-1086
云南峨眉山玄武岩和碳酸盐岩分布区为典型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选取云南鲁甸县典型地质高背景区为研究对象,采集1406件表层土壤样品,系统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重点探讨不同地质岩性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中Cu、Cr、Cd、Zn和Ni含量均超出云南省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受成土母质影响,碳酸盐岩明显富集Cd、Cr、Cu、Hg、Ni、Pb、Zn,飞仙关组碎屑岩明显富集Cr、Cu、Ni、Cd,玄武岩明显富集Cu、Cd、Zn、Cr,均为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区;(2)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等级以风险可控为主,碳酸盐岩、飞仙关组碎屑岩和玄武岩土壤中污染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主要为Cd、Cu、Cr、Ni,且明显受玄武岩岩浆活动影响;(3)主成分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地质高背景区土壤重金属高含量主要为成土母岩中重金属高含量及其风化成土过程中次生富集作用导致,人为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金星宇 《地球》2014,(8):50-51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截至8月13日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413人受伤,数万间房屋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亿多元。一时间举国齐哀,人类又一次在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外力面前付出了惨痛代价。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国土资源通讯》2014,(15):F0002-F0002
8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察看灾情。并在龙头山镇灾区召开现场协调会议。新华社供图8月4日,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国土资源部部长、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姜大明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武警黄金部队十支队有关负责人商讨抢险救灾方案及次生地灾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