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8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1229篇
大气科学   1140篇
地球物理   763篇
地质学   2455篇
海洋学   557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951篇
自然地理   290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研究单位,选取10个经济发展指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结合GIS技术,测度了贵州省9个市州域2006~2016年10年来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贵州省各市州区域经济内部差异明显,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空间关联性,上升区与下降区均集中分布;各项指标数值相对比较大的地区,最终得分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3.
曹贤忠  曾刚 《热带地理》2019,39(3):472-478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创新网络测度、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关系、创新网络作用于区域增长方式等方面的文献发现:网络资本可以弥补社会资本在解释企业创新结网经济价值方面的不足,区域增长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已成为学界共识,知识流与邻近性能较好地解释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机理。然而,当前研究对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区域增长,网络资本与区域增长关系模型如何构建,不同类型的邻近性与知识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有何差异等问题尚不明确,建议重视网络资本对区域增长的作用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联,同时还应重视创新网络中企业家精神、创新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为完善海洋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根据相关实践经验,从原则和依据、定位、生态空间和生态景观格局、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生态修复和补偿以及监测计划和保障等方面提出生态建设方案的内容,按照项目建设前、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设置方案的程序,并以案例项目具体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海洋工程项目生态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生态建设及其相关活动需重新定义、方案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检验和评估无制度和规范保障以及方案编制缺乏整体性和区域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直属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马上就要闭幕了.这是跨入新世纪后我厅直属机关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也是我厅圆满完成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厅直属机关党委、纪委,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会议通过的<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厅直属机关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省直属机关工委的领导到会作了很重要讲话,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对这次党代会的成功召开、对新产生的厅直属机关党委和纪委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省直机关工委所给予的重视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11-13
2004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按照严格保护资源、促进持续发展、维护资源权益、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整体功能,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实现山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一、主要目标(一)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集约合理利…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