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到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嘉陵江发源于秦岭,来自陕西省凤县的东源与甘肃天水的西汉水汇合后,西南流经略阳,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纳白龙江,南流经南充到合川,先后与涪江、渠江汇合,到重庆市主城区注入长江。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水库上游流域面积95200km~2,占汉水流域总面积的60%;丹江口水库枢纽工程设计总库容为300亿m~3,有效库容为163.6~190亿m~3,是一座具有一定的调洪蓄水能力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也是中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工程。该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五大综合利用效益。若是遇到降水较少年份,尤其是遇连续干旱年份时,工程效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对未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石器晚期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成为长江中游的文化核心区,出现了文化高度繁荣又快速衰落的逆转,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文明走向崩溃。文章基于屈家岭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和TOC含量的分析结果,综合多种环境要素,探讨汉水下游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地貌、气候、水文等环境变化与文化兴衰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地区5.4~4.6kaB.P.的气候整体暖湿,晚期暖湿程度有所降低;4.6~4.2kaB.P.气候较为稳定,温暖湿润程度有所回升; 4.2~2.7kaB.P.气候处于持续变干凉阶段; 2.7~0.5kaB.P.气候温湿程度开始回升,并略有波动,但比4.2kaB.P.前仍然偏干凉。以岗状平原为主的江汉平原北部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整体暖湿的气候,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环境基础,该时期的聚落数量和分布密度达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的最高峰。石家河晚期的气候变干变凉,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石家河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5~3kaB.P.的水位存在波动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受构造沉降、全新世以来海面上升和泥沙淤积的控制。江湖水位的波动上升而引起的洪患加剧,及人类活动向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腹地扩展,这种水文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到石家河文化晚期尤为突出,可能是导致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内部或同其他地区之间的冲突可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秦楚大地,春风习习,柳缕吐黄,一派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5.
张彦 《中国地名》2012,(6):42-43
汉口是长江、汉水交汇处的一方热土,系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在武汉三镇中,它形成的最晚,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近百年来,汉口以华中、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而闻名于世。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口这个地名也伴随这些变迁而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成为这种飞跃的注脚。汉口名称由来。汉口者,汉水入长江之口也。也就  相似文献   
6.
汉水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闫百兴  何岩 《地理科学》1996,16(4):312-316
本文系统研究了汉水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水平、分布、相关关系,元素含量与粒度关系及沉积物矿物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汉水沉积物中As、Pb、Cd呈富集状态,Cu、Ni、Co、Fe呈分散状态;库底沉积物中元素含量高于河底沉积物,沉积物中Cu、Cd、Zn、Ni之间及Co、Fe、Mn、Cr之间相关性较好;随粒径减小,粘土矿物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碎屑矿物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除Hg、Mn外,其它元素含  相似文献   
7.
闫百兴  何岩 《地理科学》2001,21(2):130-134
系统探讨了汉水水系水相(原水、滤水、悬浮物)、沉积物相中8个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丰度模式、悬浮物含量对水中元素含量的影响及沉积物粒度对元素的富集与分散作用等,结果表明:Eu、Lu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水相中,而Sm主要存在于悬浮物中;汉水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基本在世界淡水的范围内;湖库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低于江河悬浮物,悬浮物和细粒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序列也基本一致;粒度对汉水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地表径流对水中悬浮物含量和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稀土元素在汉水悬浮物、沉积物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汉水各相中均以轻稀土为主,重稀土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