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静态传感器网络实现方法,它利用可移动的中继节点来收集静态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有效的节约各传感器节点的能源,延长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可以对该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应用到某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去。然后介绍了应用该原理实现的一个通讯协议。  相似文献   
2.
风沙起电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装置 ,模拟铺沙地面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对不同粒径的沙样和混合沙的起电电场、电位和荷质比作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存在风沙起电效应。风洞内电场多为负极性 ,最大电场达到 - 2 9kV·m- 1 ,导线电位可达 12 0mV。沙粒越细 ,起电越强 ,且随风速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4.
针对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中点云数据的共轭特征较少且精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移动角点的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方法:从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应的建筑物角点,采用6参数模型对角点进行初始配准;以地面角点为参照,利用迭代移动方法对误差较大的航空角点进行修正;最后根据移动后的航空和地面角点计算获得点云配准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点云配准效果,角点修正后能有效提升点云配准精度,适合于含有角点特征的航空和地面LiDAR数据配准。  相似文献   
5.
若干特殊地表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经风洞模拟实验,本文对四种特殊地表在净风和挟沙风情况下的风蚀特性,进行了定量的研究。揭示了原始地表结构受人为破坏后,其抗风蚀能力急剧降低的特点。探讨了风成沙粒配、戈壁风蚀平衡与风蚀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一次沿海岸边翻越二维山丘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假若两层空气的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比值不大,当烟羽从上层侵入到下层较强混合气层时,不一定产生燻烟型扩散,仅表现为扩散参数在一定水平距离上的跃变.本文同时介绍了两组风洞实验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说明扩散参数跃变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绝对重力仪和绝对重力测量的进展,提供了最近十几年来国际上绝对重力测量进行比对的结果。根据有关先进国家的研究计划,分析和讨论了绝对重力测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横向沙丘背风侧沙粒风蚀起动的风洞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风洞实验,探讨了横向沙丘背风侧“二次流”的沉积学和形态-动力学意义。在不同迎风坡坡度的横向沙丘模型背风侧,我们观测了不同位置沙粒的起动风速以及在临界状态下沙粒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沙丘背风侧的颗粒起动风速不仅与其距沙丘顶部的距离有关,也与沙丘迎风坡坡度有密切关系。根据沙丘背风侧颗粒运动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向后运动区域、晃动或摆动区域以及向前运动区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沙丘背风坡气流分离、反向涡和气流重新辐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所有的观测结果中,迎风坡坡度为15°的沙丘具有最大的沙粒起动风速和最远的气流重新辐合距离,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LD2000 System with 3S and Multi—sens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ar-borne roa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updating system (LD2000) developed by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This system is capable of collecting road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reating digital road network effectively by means of GPS,GIS and multi-sensor integration.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D 2000 system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