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锐  白玲  马德涛  王富强 《测绘科学》2008,33(3):127-129
城市交通网络要素的可视化表达是GIS—T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目前流行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动态分段技术下的结点-弧段模型,对交通网络复杂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对城市交通网络要素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和形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交通网络复杂要素的可视化表达,设计和创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表和数据结构图。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征的非平面GIS-T数据模型在中心服务范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网络具有极强的空间性与时序性。交通系统运用现代化的空间分析工具来提高对它的管理以及工作效率,是城市建设、交通建设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GIS-T专门为交通网络问题而设计,运用了专门的交通建模手段,在技术上加强了几何空间网络概念及线的叠置,并有一套以动态分段为代表的专门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辅助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的有效技术手段,特别是与其它高新技术,如:GPS、无线通讯、Internet、虚拟显示等进行有机结合后,能为建立广泛的实时数字交通信息用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密度和便捷度两个方面构建了交通网络发展空间格局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了徐州市交通网络发展水平;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徐州市交通网络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16年,徐州市少部分地区交通网络密度逐步增大,大部分地区(除邳州市)趋于均衡布局;(2)2015~2016年,徐州市交通网络便捷度增强趋势不明显,增强地区主要集中在邳州市;(3)近2a交通网络通达度逐步增强的区域以中心城区为主,大部分地区交通网络通达度增强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经济中,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各地理单元空间相互作用的广度与深度.针对不同交通模式赋以不同的权重,基于最短加权交通网络,提出新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构建了交通网络空间权重,与各种传统空间权重一起,对比研究甘肃省各县域单元之间的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生成的空间权重矩阵,能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实际的空间过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具有空间相关性但不显著,核心城市经济外溢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非平面数据库的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陆锋  周成虎  万庆 《测绘学报》2002,31(2):182-186
针对基于特征的GIS及交换网络分析对数据结构的要求,着重讨论了如何建立基于交通网络特征的非平面拓扑,以改进地理分层-关系表设计方法及平面图弧段-节点数据结构在交通网络描述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动态分段技术和关系表指针操作,结合实例描述了基于完整交通特征的非平面数据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网络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文 《测绘科学》2002,27(4):31-34
原有的城市交通网络数据模型无法对大比例地图中道路的面状特征进行描述。本文引入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把各种实体作为对象 ,把道路作为面状要素描述。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对象直接继承原有道路的非空间特征 ,通过道路中心线对象和交点对象来继承原有线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包括网络关系和叠加关系等 ,通过车道段对象来增加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毅  陈敬堂 《热带地理》1998,18(3):211-215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广州市与国际著名大都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进行了对照,找出广州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广州市城市道路系统和科学管理城区交通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交通网络通行能力为系统功能状态评价参数,基于单元的基本属性及网络拓扑结构引进单元重要度系数,结合单元地震破坏状态及其功能失效状态的对应关系,通过加权求和得到交通网络震后的总体通行能力,并将其与震前总体容量的比值作为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判断指标。最后,以某城市道路网络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震害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以粤港澳大湾区水路客运班线为数据来源,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水路客运网络的基本特征,评估其小世界特性与无标度特征,分析各节点的重要性,测试其鲁棒性与脆弱性,结果发现:1)大湾区水路客运网络基本健全,节点之间能够自由流动,但网络的层级单一,可达性较低的节点占据多数;2)大湾区水路客运网络具有部分小世界网络特性和无标度特性,节点分布呈现马太效应;3)深圳蛇口港在复杂网络中的综合重要性最为突出,比较重要的节点还有香港中港码头、香港国际机场、珠海九州港、澳门外港;4)大湾区南部的水路客运网络相比北部发达,东部比西部发达,空间发展不均衡;5)大湾区水路客运网络具有鲁棒性,生存能力较强,但网络发育不够完善,稳定性较差,难以经受蓄意攻击。整体上,大湾区水路客运网络还有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应加大核心节点保障能力,增强边缘节点的连通性,提升大湾区北部的水路客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