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格网地图与格网计算都是基于空间坐标系统来描述、分析、虚拟区域地理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空间格局分析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景观类型的格网地图不仅能反映它们的空间分布,还能反映它们各自占据的生态空间情况。同时,格网地图还能将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定量化、空间化和图形可视化表达。在格网地图和格网分析法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景观的空间格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以武汉市老城区之一武昌区为例,将研究区划分为1200个评价单元,从影响土地价值的社会经济因素入手,根据体现社会投入多少的地区繁华程度,多层次多因素,指标三层19个;以航片解译结合实地调查为基本手段提取所需评价信息,并对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量化方法。根据这些量化指标,运用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武昌区城市土地的等级划分,所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的育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矮64S是我国目前两系法杂交稻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实用不育系。利用培矮64S在南京、武汉、长沙、贵阳、三亚等地的多年分期播种资料及其相应的温度和日长资料,分析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不育性和可繁性,并采用光温分级法和育性量化模型法,分析了培矮64S的育性转换光温指标。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系连通性机制及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水系连通性具有水文调蓄、保障生物迁徙通畅、改善水土环境等功能,目前主要从水文、景观和生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定义,而河流水系连通性对社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河流水系连通性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连通性机制主要表现为纵向、横向、垂向连通性。目前主要从景观学、水文学、水力学、生态学等学科角度提出了图论法、水文-水力学法、景观法、生物法和综合指标法等计算方法,各方法有其适用性和不足,应用中须针对实际问题选择适宜方法或进行修正。河流水系连通性未来研究应综合多尺度、多领域、多学科,在研究内容上,重点开展尺度协同、连通性含义界定、响应机理及修复问题研究,在研究手段上,重点开展多方法、多技术集成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相似离度在入型判别和定时、定点、定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丰启  崔晶  王仁胜 《气象》2002,28(9):44-48
应用1986-1997年的常规探空资料,用相似离度制作了威海市冰雹强对流天气定时、定点、定量的概率预报方法。根据合成的威海市冰雹的四种环流型的数值信息,用相似离度实现了预报场的入型判别,应用HLAFS某时刻预报产品和多级相似方法实现威海市冰雹的多时次,定时、定点,定量、客观自动化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7.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龙  闫新兴 《地学前缘》2005,12(Z1):43-48
介绍了不同学者对水环境承载力基本概念的不同提法, 概述了6 种水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自己对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水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框架,并对水环境承载力的“最大”规模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理论探索对进一步研究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量化理论Ⅰ模型规定:参与定量估算的预测要素数目小于等于研究区内已确定的典型矿床模型数目。事实上,多数研究区内可作为模型的典型铀矿床数目较少,因而限制了预测要素的选取,降低了预测精度,为解决此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矿床分割法。该方法是将某一典型铀矿床模型按其具有相似预测要素的矿带进行逆向分割,即拆分成一定数目的铀矿模型,扩充了模型数目,并保持分割后各模型区资源量不变。双桥-新路地区试验结果证明:运用"矿床分割法"后,预测要素的选取数目有了明显增加,提高了方向系数值,资源量估算值更接近模型区的实际资源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CBERS-02卫星数据的参数定量反演算法及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巴资源(CBERS-02)卫星数据的定量化处理技术进行比较概括的阐述.在中国卫星应用中心已有的产品体系基础上,考虑CBERS卫星多波段摄像机、宽视场成像仪及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数据定量化的特点,建立了CBERS-02卫星数据定量化产品体系.并对其中的主要定量化过程与产品反演算法进行描述,具体包括CBERS-02数据的场地辐射定量标和交叉辐射定标结果、云监测算法、大气校正算法、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得到的植被指数等相关定量化产品算法.介绍了定量化处理CBERS-02卫星数据的软件,为CBERS-02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Space-time prisms capture all possible locations of a moving person or object between two known locations and times given the maximum travel velocities in the environment. These known locations or ‘anchor points’ can represent observed locations or mandatory locations because of scheduling constraints. The classic space-time prism as well as more recent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versions in planar space and networks assume that these anchor points are perfectly known or fixed. In reality, observations of anchor points can have error, or the scheduling constraints may have some degree of pliability. This article generalizes the concept of anchor points to anchor regions: these are bounded, possibly disconnected, subsets of space-time containing all possible locations for the anchor points, with each location labelled with an anchor probability. We develop two algorithms for calculating network-based space-time prisms based on these probabilistic anchor regions. The first algorithm calculates the envelope of all space-time prisms having an anchor point within a particular anchor region. The second algorithm calculates, for any space-time point, the probability that a space-time prism with given anchor regions contains that particular point. Both algorithms are implemented in Mathematica to visualize travel possibilities in case the anchor points of a space-time prism are uncertain. We also discus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cedures, their use in analysing uncertainty or flexibility in network-based pris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