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荞麦作物观测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荞麦作物的生长特性、环境要求及荞麦发育期、发育期标准、生长状况测定、产量结构分析、大田生长状况调查等观测内容和技术要求,可供测站在荞麦发育期观测和服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区试验观测数据和2004—2013年近10年灵丘县3个区域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和无霜期日数等资料,结合走访调查结果,分析灵丘县苦荞麦生态分布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山区是灵丘县适合苦荞种植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海拔较高,无霜期较短,气候凉爽,风速较大,这种小气候特征与苦荞麦生长发育习性相吻合。南山区和川下区海拔较低,无霜期较长,气候温湿,风速较低,加上人均耕地较少,苦荞麦种植以救灾填闲为主。研究气象条件对苦荞麦生态分布的影响,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对灵丘县苦荞麦生产向优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索荞麦的最佳生产布局,为优质荞麦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分析了荞麦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合荞麦地理分布,筛选影响各品质指标的主要气象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荞麦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以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荞麦综合品质进行气候区划及区划评述。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是影响各品质指标的主要因子。较高的均温和日最高温大于30℃时,对荞麦的生长有不良影响,不利于各品质指标的积累。而8月丰富的降水和生育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荞麦品质指标的积累。结合评价模型,利用GIS对荞麦综合品质进行区划,将晋中地区分为3个区,即适宜、次适宜、不适宜荞麦种植区,且各区与实际状况基本符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GIS进行荞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荞麦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发酵的酒精废渣用于沙地改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尔沁沙地试验了经发酵的酒精废渣对沙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废渣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作物所需的氮磷养分,施入沙地土壤后,经过一个生长季,土壤的保水性能明显提高、容重降低0.02~ 0.16 g·cm-3、pH值下降0.05~ 0.75、有机质增加0.05%~ 0.58%、全磷和全氮分别增加0.002%~0008%和0.002%~ 0.072%;适量施用该废渣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过量施用对小麦和荞麦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