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亲爱的朋友,说起我国的自然美景,或许你会想起巍峨壮观、险峻峥嵘、奇峰林立的山川,想起巧夺天工、回环曲折、幽深莫测的洞穴,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2,(1):32
奇石,是指从天然顽石中游离出来的、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的石头,日本人也称之为水石,韩国人则称之为寿石。奇石包括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玩石古时叫供石、雅石、石玩,现在叫观赏石。奇石是大自然的瑰宝。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  相似文献   
3.
凤凰山,古为"辽宁第一名山",有"万里长城第一名山","中国历险名山"之称。它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秀,怪石嶙峋,四时景异,趣味无穷"的自然美而著称于世,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辽宁"四大名山"。1994年1月10日,凤凰山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凤凰山古城景区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  相似文献   
4.
八百里秦川福地,亿万年造化神功。在我国大陆版图的正中央,自西向东矗立着一座巍峨而壮丽的山脉,这座山脉就是秦岭。它气势雄浑、亘古无双,孕育出辽阔而肥沃的渭河平原,造就出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奇峰异洞等众多的自然美景。然而,它别具匠心、情有独钟,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山脉的东段——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5.
正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关系和谐美,地理美育又是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地理美育素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多种地理之美,并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其地理美育的功能。以下为利用《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的实例。一、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囊括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自然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西方美学中,自然物质并不是美学家关注的主要对象,自然物质美学在西方美学中仍然有着断层般的渗透.对西方美学史中关于水的意象作简略的探索式考证,认为从泰勒斯将水视为世界的始基开始,到新柏拉图主义将水作为美学媒介,再到浪漫主义如水的有机美学,最后到巴士拉和福柯反理性的水,西方美学中的水意象主要有“始基说—实用说—抒发说—反理性说”4种,并大致呈时间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7.
潜入科莫多     
Ally 《地图》2011,(1):90-97
科莫多岛(Komodo)这个地名,因岛上的原住民"科莫多龙"而为世人所知。其实,在那部轰动全球的电影《金刚》中,骷髅岛的原型即取景于科莫多岛。超凡脱俗的原始自然美景,隐藏在湖光山色中的危险和传说中巨型猛兽的幽影,无一不吸引着人们前来探险。  相似文献   
8.
奇石的价值在于"天然性",这是被大多数奇石爱好者接受的一个理念。一件天然的"形、质、色、纹、韵"皆备的奇石精品,往往价格不菲。而奇石是怎样形成的?该以什么样的审美态度鉴赏?人对奇石的审美认识,只是去发现奇石原本存在的美,不可能创造出奇石不具备的美来。  相似文献   
9.
巴丹吉林沙漠被称为世界最美的沙漠。基于旅游者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照片,通过设计美感度评价量表,对地理学、材料学和美术学研究生进行访谈调查,获取不同学科背景受访者对巴丹吉林沙漠美感度评价数据。结果表明:①可供人们欣赏的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沙山(沙丘、沙波纹)、湖泊和沙山组合、动物、植物及日出日落等5大类。其中,人们对湖泊和沙山组合型自然景观的评价最高。②巴丹吉林沙漠兼具形象美、色彩美和线条美,且3类美都享有很高的美感度评价。③巴丹吉林沙漠兼具旷美、静谧美、柔美、奇美、苍凉美、幽美、险美、朦胧美和雄美等9类形象美。其中,旷美、静谧美和柔美等3类形象美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体现尤为突出。④令人印象深刻的沙漠色彩包括蓝、黄、绿、白、黑和紫等冷暖色彩。不同色彩通过无色彩对比、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及冷暖色彩对比,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⑤巴丹吉林沙漠拥有美丽的沙脊线、沙丘链和沙波纹等线条,线条以蛇形线、斜线和水平线等为主。不同类型线条通过组合或重复排列,传达出巴丹吉林沙漠的韵律之美、动态之美和生命之美。⑥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对不同群体的吸引力是不同的,群体学科背景差异越大,吸引力差别越显著。最后,提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资源的建议: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精心呵护巴丹吉林沙漠自然景观;加强旅游宣传与开发,发挥巴丹吉林沙漠美育功能;注重旅游者群体差异分析,进一步细分和扩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沈辉 《地理教学》2014,(24):F0003-F0003
有生命的红石——石头上的红色物质是一种微生物。海螺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这举世无双、奇特壮观的自然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