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郑州开往南阳的汽车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花岗岩,还搬出了标本让我们认识。老师告诉我们,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三种主要矿物组成,是地下滚烫的岩浆上升过程中,在地壳中冷凝形成的。想到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蕴藏了这么多的地球故事与秘密,我的心中便对我们的下一站——宝天曼地质公园充满了向往。终于到了宝天曼地质公园,我看到了雄奇险峻的化石尖,那是一座由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的巍丽山峰,海拔1830米。虽然山势险峻,我们的队员们却没有一个畏惧的,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攀登起来。尽管同学们一个个都大汗淋漓,汗湿衣衫,可一想到一会儿到了…  相似文献   
2.
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2008,32(1):117-118
“47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您仍是我的老师。”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自己恩师的百岁生日的祝贺,也是广大地层工作者对尊敬的杨老师的深厚感情。2007年10月7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杨遵仪院士百岁华诞庆贺会在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3.
卫晓燕 《地理教学》2006,(12):39-40
9月1日是开学的第一天,上午第三节课的铃声响过后,我走进六年级11班教室。由于持续的高温,教室里特别闷热,看着一张张陌生但又可爱的脸庞挂着汗水,心中顿生怜爱之情。这是六年级的第一节地理课,刚进教室,学生就大声告诉我:“老师,我们还没拿到地理书!“学生还没有拿到课本,这节课该怎么上呢”?我心里想着,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也无“用武之地”了。我先按照惯例,讲了地理课的要求,但接下来如何安排?忽然,一个想法在我脑中闪现,何不让学生讲讲暑假旅游见闻呢?  相似文献   
4.
<正>当梦想照进现实张巍从小喜欢水,少年时代在北京什刹海体校打球的时候,天天需要围着什刹海跑圈儿。小孩子谁也不爱跑圈,他就找个地方把衣服给同学,然后自己一猛子扎进什刹海,游到对面去,这样可以少跑半圈。张巍的老师是他父亲的朋友,是这位老师让张巍接触到水下摄影这个概念。张巍的老师从小就喜欢他,因为他身体素质比较好,老师送给张巍一个潜水的面镜。当张巍第一次带上面镜,潜入八一湖时,他立刻就被水下的世界吸引住了。以至于,张巍对八一湖水下的每一块水域都了如指掌,从此,他与潜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我和毛节泰老师都是于1956年进入北大物理系气象专业学习的。1959年物理系气象专业改为地球物理系。2019年是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60周年,为了回顾地球系这段历史,毛老师收集了1935—1979年《气象学报》和《北京大学学报》上刊登的从清华气象系到北大地球系的115篇文章(见附录),让我读后写点什么。通览目录,浏览部分文献后,钩起逾半个世纪的回忆。正如古语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感觉收获颇多,确实有不少值得写下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陈国达老师1934年大学毕业,我1934年出生;陈老师1956年创建地洼学说,我1956年考入大学学习。陈老师与我,他是长辈,是大师,是一代宗师,是我终生效法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罗泰义 《矿物学报》2007,27(3):233-234
高振敏老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河北省霸州市前卜庄村人,生于1939年4月22日。幼时勤奋好学,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被国家选派送前苏联留学,于196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学习;后因中苏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8.
问题研讨法是把学习内容变成一系列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本门学科的原理与观点,对图表、字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加工、提炼和归纳等研究活动,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它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设计和实验能力以及评价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9.
每到教师节。我就想起初中时的班主任金玲老师,想起我们金班五十多个学生共同对他的伤害。这次伤害竟改变了她的一生,给她带来一连串的厄运,使她被迫离开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后来。我应征入伍,再也未见金玲老师。经过二十年的军旅生涯,尘封的记忆慢慢淡化。惟有那惨然的一幕使我终生难忘,一种罪恶感象挥之不去的梦魇,时时咬噬着我的心;又象一具莫大的刑杖,不断的拷问着我的良知。我感到无颜面对恩师。只能默默的在心里说:老师,对不起;  相似文献   
10.
刘伉 《地图》2009,(6):140-141
“刘老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自出版以来,得到新老读者的厚爱……在第二次印刷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质量检查,在您写的‘伊朗高原’一条中,有检查同志对条内数据提出疑问,请刘老师帮助核对一下……涂红部分为有疑问地方,绿色为我认为应该改正的数字,下附该词条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