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用地需求已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土地资源“瓶颈”效应日益凸显。随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陆续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和人口高峰期,土地资源将变得更为紧缺,人地矛盾也将更为尖锐。如果继续沿袭既往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固有的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功能将难以维系,我国经济发展也将陷入土地利用的“马尔萨斯陷阱”。在土地后备资源有限而“开源”前景并不乐观情况下,我国土地利用亟需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地质公园因其珍贵的地质遗产、独特的风景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地学旅游的行列。然而,地质公园必须以"科普"作为地学旅游的基础,使游客真正体验富有科学内涵的旅游乐趣,才能成为他们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地质文化村成为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地质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地质文化村的六维属性为切入点,探讨了地质文化村的空间载体、建设主题、利益主体、主要功能、行为准则、价值导向等内涵,提出地质文化村是以村域为空间载体,以突出"地质+"或"+地质"文化为主题,以共建共享为发展模式,以多元化功能为特征,以"轻质建设"和"生态旅游"为基准,以人地关系和谐为目标的特色村落。建设重点应以乡村五大振兴为总纲,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地质文化产品IP、高效产业及项目、多元人才体系、地质保护措施、文化村管理机构等方面开展;未来应通过强化规划衔接、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全国试点、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宣传营销平台和进行系统培训等路径,促进地质文化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0,(4):60-60
红石沟景区距泰宁城关16公里,由沁洋谷、沁阳斜谷、碧渊谷(红石湖)等峡谷首尾相接。景区内地貌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地球科学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地学科考、科普和生态旅游价值。它是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开展丹霞峡谷地学旅游、生态旅游、自然遗产探秘游的精品路线之一 。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252,自引:26,他引:226  
王世杰 《中国岩溶》2002,21(2):101-105
通过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过程的介绍,深入探讨了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内涵。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均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透彻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如何科学评估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实践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所有这些疑问的探讨与解答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地质公园因其珍贵的地质遗产、独特的风景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地学旅游的行列。然而,地质公园必须以"科普"作为地学旅游的基础,使游客真正体验富有科学内涵的旅游乐趣,才能成为他们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8.
按照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报告会。前天和昨天,厅党组举办了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并选读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原著。厅党组各成员和与会同志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怎样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均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如何透彻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如何科学评估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实践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所有这些疑问的探讨与解答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决定》相关精神以及即将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属三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句话有两层涵义:一是要牢固树立,必须知道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弄清楚其本质内容,科学内涵和基本原则,通过学习知其然;二是要坚决落实,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解决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通过实践知其所以然。我以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为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密切联系,互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