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父亲,今天是女儿的生日,三十二岁。还记得么?三月的天居然渐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女儿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游走,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咱们的老家。站在油漆剥落的大门外,一时间,模糊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往事却那么执著的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2.
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乡下的老屋居住。回到乡下的父亲,却不肯闲下心来安度晚年。平日里,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帮帮忙:农忙时,帮助弟弟家干点农活。除此之外,父亲便盯上了老屋的庭院。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重庆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来到上海,住在常德路恒德里148号。关于隐蔽战线斗争的事,父亲从来不说。比如营救民主党派人士张澜等人的事情,《开国大典》等电影里也有反映,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和父亲那个系统有关。他嘴巴非常紧,不对我们说,要说也是一些互不关联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4.
与父亲对弈     
父亲是象棋爱好者,晃跟父亲下棋已有20多年了.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父亲下棋.尤其是农闲时节,人们没事儿就"仨一伙儿,一堆儿"地凑在一块儿下棋.父亲是棋社中的一员,常常是"宁舍一顿饭,舍一盘棋".  相似文献   
5.
父亲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晃搬到省城已经18年啦!近几年回乡下,已经很少坐火车,因为现在坐汽车实在很方便,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我的读书情缘,还得从一段趣闻说起。听父亲说,在我周岁那天,母亲在桌子上摆了书、笔和玩具等让我挑选,我摇摇晃晃走向书,一把抓起便翻了起来,家人看见都笑了。然而,我真正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0岁那年。那个时候父亲在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工作,我们兄妹和母亲住在乡下。那年暑假,父亲带着我到他的单位去玩,父亲上班的对面有一个书店,那个时候的书店都有个柜台,  相似文献   
7.
父爱如山     
一天早上,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是父亲从乡下来了.他提着一个编织袋进来,说:"这是你小时候喜欢吃的红薯."我沏一杯热茶端给父亲,他的满头白发一下映入我的眼帘.我在城里工作,有半年没有回到乡下看望父母了,父亲的头发怎么白得这么快呢?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头发乌黑发亮,相貌堂堂,村里的一些妇女常对我母亲说:"你嫁了一位好老公."父亲性格温和,他疼爱母亲,更疼爱我们.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中旬一个寻常夏季傍晚,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慢慢踟躇在上山的小路上。父亲、母亲已近中年,儿子和女儿却正当生命中最好的季节.尽情享受着夏夜将至前远方吹来得缕缕微风。落日的余晖撒满了这一家人全身.一切都是金灿灿。在这祥和平静的傍晚.宇宙中的一切都好像忽然静止了.只留下天空尽头的火烧云,和身后大树上婉转动听的鸟鸣声。  相似文献   
9.
古运河畔,文昌阁旁。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巷深处,便是我家老屋——现在已成为朱自清故居纪念馆了。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我从北方回到故乡扬州工作。从此,有机会我就常常回到这个"家"看看。几十年来,朱家人早已散落各地,但我总觉着老屋就是我的"家"。正是黄昏时分,晚风徐徐,夕阳西下,余晖脉脉,洒在老旧的青砖黛瓦的院墙上,平添了几分苍凉与感慨。祖父朱自清一生短暂,只活了50个年头,其中一大半时间在外奔波忙碌。但他是在扬州长大的。扬州是其祖宗庐墓之地。在这里,他念私塾,读小学、中学,  相似文献   
10.
为庆祝建队五十周年,大队向职工群众征集文稿,准备编辑成书。我跃跃欲试,但搜肠刮肚后又一筹莫展。我自学校毕业后分配进队,没有爬高山穿茅草的找矿经历,也没有亲历机器轰鸣、大干苦战的劳动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