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系Th/Hf—Ta/Hf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Th/Hf-Ta/Hf关系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岩浆岩系的Th、Ta、Hf特征,提出了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的Th/Hf—Ta/Hf判别标志:Th/Ta=1.8~4.0,Ta/Hf>0.1。  相似文献   
2.
离层注浆防治地表塌陷的注浆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煤层的大量开采,引起采空空间向地面的转移从而导致地表塌陷,造成危害。基于岩体中离层产生、发展的研究理论,提出利用“离层注浆防治地表塌陷技术”以控制地表塌陷。注浆量和与其相应的泵压是覆岩离层注浆工程实施防治地表塌陷成功与否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对注浆机理及浆液流动模式的简论,给出了注浆量的两种计算方法并引入几个重要参数。文章指出了与计算所得注浆量相匹配的泵压,且给出一个在理论指导下的选型实例,为现场施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图分版错误一直是困扰地图出版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的地图分版审校工作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作业,因此,急需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当前数字化条件下地图快速生产的需求.文中提出并设计基于栅格叠置分析的分版审校模型,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该模型与传统的手工分色版审校模式相比较,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大大提高审校的...  相似文献   
4.
考虑侧填荷载的分离式基础涵洞地基承载力新算法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涵侧填土对采用分离式基础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效应,先结合基底土体的受力特点,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计算模型,构建求解分离式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算法,给出承载力表达式。然后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5组模型,试验模拟粉质黏土地基受荷变形直到破坏的全过程,绘出荷载-沉降曲线,测得涵侧填土高度为0、4、8、12、16 m时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试验发现:随着侧填土高度的增加,承载力显著提高,当填土为12 m时已达到885 kPa;但提高幅度表现出非线性特性,先从18.42%增加到36.11%,然后减小到3.39%;当填土达到16 m时承载力达到915 kPa且不再增加;同时发现使用本文算法与试验实测值的误差小于10%,可以考虑用此算法计算分离式基础涵洞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继而得出结论:当涵洞地基沉降满足设计要求时,涵侧填土显著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节约工程造价,且提高的幅度先增加后减少,当达到16 m时地基承载力便逐渐趋于915 kPa。  相似文献   
5.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将入射、散射和折射SH波的位移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函数的级数形式,根据Graf加法定理,得到了任一局部圆柱坐标系下的波场势函数的表达式.根据隧道衬砌与周围岩体都在界面处应力和位移连续及衬砌内边界完全自由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分离式双隧道衬砌对入射平面,SH波的多重散射问题的理论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出:入射频率、衬砌间距、衬砌与围岩的模量比及衬砌的厚度等是影响衬砌内侧的无量纲位移和动应力集中因子分布的重要因素,为双衬砌或多衬砌的地震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矿发生特大顶板突水工作面的充水条件分析,认为工作面采动叠加影响,在顶板厚层砂岩中形成的离层积水,是突水的主要充水水源。采用经验类比法和当量流径法,基于工作面涌水量值为正常涌水量与离层裂隙积水引起的涌水量之和,提出了涌水量预计计算理论公式,预计了该工作面未采区段恢复生产的涌水量大小。经实际开采检验,该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The Goda's method of separating the frequency spectrum of the unidirectional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s is improve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separa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s and the two wave gauges can be arranged in an arbitrary angle in front of a structure. When the projected distance of the two probes on the incident wave direction is the multiple ofthe half length of the incident waves, the singular problem will emerge by using the method. It is advised that when the projected distance of the two measured points on the incident wave direction is 0.05~0.45 times the wave length of peak frequency wave, good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simulated resultant waves are separated by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separated wave spectra are basic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target spectra input. The wave trains calculated by the separated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 frequency spectrum are approximated to the input wave trains and the reflected coefficient can be derived correctly. Therefore,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测定了含Li2SO4和MgSO4盐对醇水混合溶剂工溶度的影响和相关系.Li2SO4盐在室温范围内不会使乙醇─水体系分层,但在MgSO4─C2H5OH—H2O体系中加入少量的Li2SO4会使分层温度下降10℃左右,Li2SO4和MgSO4作为混合盐加入乙醇─水体系中表现出加合性.  相似文献   
9.
中浅成含矿岩浆的隐爆作用机制与两相分离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从物理上讨论了隐爆作用的具体机制,指出隐爆作用的本质是由超压导致相变而发生的一种快速物理反应。分析表明,岩浆上侵至低围压的中浅层环境→气水组分分离并产生气泡→后续岩浆提供高压力梯度而导致超压,即为隐爆作用得以发生的充要条件。模拟实验表明,在隐爆发生的瞬间,岩浆中的多相组分因密度差而发生分离流动,围岩则在爆轰冲击下局部碎裂并气、液化,从而使相关的热液活动及多种成矿作用得以进行,由此形成相应的隐爆角砾岩系列及其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位于志留系覆盖区,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缝洞型储集层,是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主要的产建阵地之一。基于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和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该区下奥陶统岩溶发育条件和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岩溶洞穴的控制因素和发育模式。结果表明: TH12402井区处于北西向次级鼻状构造的南翼,该区发育加里东中期Ⅲ幕古岩溶作用,岩溶地形以低幅度的溶丘和洼地为主,地表水系呈南北向汇流且分支水系相对欠发育;岩溶储集空间以大型迷宫状岩溶管道和分散的孤立状洞穴为主,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40~100m,且以未充填为主;近东西向的走向断层、次级鼻状构造以及上奥陶统地层尖灭线联合控制了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成了平缓岩溶地貌区走向断裂汇流型岩溶洞穴模式。上述成果为相似井区的古岩溶储集层预测和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