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合肥市金土工程试点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合肥市建设用地报批业务的分析和梳理,建立了建设用地报批管理业务模型和工作流程,完成了合肥市建设用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对系统的应用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临海市基本农田信息化建设及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基本农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临海市基本农田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具体作用。对于各地的基本农田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的基础。以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为主线,提出了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单元构建方法,构建了以不动产单元为基础的不动产权利登记体系,分析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与不动产管理其他相关业务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明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中的定位,以徐州市为例,给出了市(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锡铁山矿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ulcan三维可视化软件,对锡铁山铅-锌矿区3062m中段以下05-75线之间的主要矿体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全方位、真实地表达近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并通过储量计算与找矿预测,为下一步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矿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将对河北省国土资源开发管理带来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需求扩大,土地开发企业竞争加剧,有利于矿产开采业的升级,但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现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调控机制,政企不分和市场法规不健全将产生冲击.应采取的对策包括着力解决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加大资源开发和引进外资力度.加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世贸组织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数字城市建设现状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城市是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以城市为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成果应用、取得的成绩、体会和不足及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勘测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勘测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站仪、掌上电脑、计算机成图、3S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应用实现了向内外业一体化作业的转变,勘测产品的保存也由过去的模拟形式向数字化形式转变,电子档案日益普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以数字制图技术、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在海图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应用特点,以这些技术本身的发展给海图的牛产技术、产品形式和使用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应用对海图的质量产生了哪些新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提高海图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同时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技术手段,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是社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支撑。“五化”协调定量评价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关于“五化”协调发展定量研究发现:①“五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解读不一,评价时往往选择单指标,与综合指标差异很大。②权重计算以熵权法为主,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评价方法较少,主客观评价结合更少。③协调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主,其次为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DEA动态效率+HR模型、同步度模型等,并出现了系统性研究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交叉,研究方法的层次不断提高。④空间分析方法以空间分类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为主,空间重心转移轨迹、空间格局的动态演进、空间趋势分析等研究方法逐渐出现。⑤时空分异的机理分析主要以影响因子解读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主,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模型开始出现。但“化”的过程性、阶段性分析不足,“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转折点及转型机制分析不足。根据研究进展的评析,从研究范式、指标选择与权重计算、研究方法、空间分析技术、时空分异的机理解释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加强“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评价维度分析、加强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研究、采用多元的“五化”协调度评价方法、加强空间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定量解释与定性解释的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