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集的深海海参标本,发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珍贝海山水深2463m处采集的1号蝶参科标本,经鉴定为一个新记录属底游参属Benthodytes Théel, 1882的一个新记录种西伯加底游参Benthodytes sibogae Sluiter, 1901。西伯加底游参与底游参属其他物种的显著差异在于其背部有5—6对大疣,沿背部步带区近乎对称的排列为两行。本文对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该种的模式标本进行了分类学讨论,提出背部大疣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为该属物种区分的重要依据。在对骨片进行超微结构研究时发现,该种背部疣足的骨片与背部和腹部体壁骨片在大小、中央突起的高度和分叉部位上有较大差异,此前的报道未对疣足骨片进行过描述,本文对此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2.
海参纲动物的吐脏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海参表现出的极强生命现象--再生,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广泛兴趣、并被作为器官再生的模型来研究.当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刺参养殖业中,吐脏现象给养殖者造成了很大困惑.为了搞清刺参吐脏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因子,结合对中国北方养殖刺参的吐脏再生过程研究结果、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海参再生器官的细胞起源、迁移与增殖机理,以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热带6种海参骨片的种类和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菁  张吕平  胡超群  沈琪 《海洋学报》2009,31(2):139-14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6种热带海参(蛇目白尼参、玉足海参、花刺参、梅花参、子安辐肛参和巨梅花参)背脊部骨片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蛇目白尼参骨片有3种类型的花纹样体和1种杆状体;玉足海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和1种扣形体;花刺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1种C形体和1种花纹样体;梅花参骨片有4种类型的杆状体;子安辐肛参骨片有1种花纹样体;巨梅花参骨片有1种杆状体、1种拟桌形体和1种颗粒体。结果显示,与之前学者光镜下观察的结果存在差异,玉足海参桌形体底盘中央是单孔而非4孔;花刺参桌形体立柱之间没有横梁连接。并发现了新的骨片类型:蛇目白尼参Ⅲ型花纹样体和杆状体;玉足海参顶部周缘小孔桌形体;花刺参顶部5簇小齿桌形体;梅花参Ⅱ型、Ⅲ型、Ⅳ型杆状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