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朱瑾 《海洋世界》2006,(1):12-15
柳原带她到大中华去吃饭。流苏一听,仆人们却是说上海话的,四座也是乡音盈耳,不觉诧异道:“这是上海馆子?”柳原笑道: “你不想家么?”流苏笑道:“可是……专程到香港来吃上海菜,总似乎有点傻。”柳原道:“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傻事,甚至于乘着电车兜圈子,看一场看过了两次的电影……”流苏道:“因为你被我传染上了傻气,是不是?”柳原笑道:“你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陈传康 《地理学报》1994,49(3):226-235
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地体”与“地象”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异的时空发展规律。以食品和菜肴为“地体”,与餐饮有关的文化作为“地象”出发,本文通过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异、菜系的形成,中国四大菜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化的时空发展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朱邦耀  吴媛媛 《地理科学》2021,41(12):2179-2185
以中国四大知名地方小吃门店兴趣点(POI)大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密度、距离与加权平均中心方法分析地方小吃空间集聚与扩散格局,采用空间自相关、聚类和异常值分析以及热点分析方法研究地方小吃空间集聚关联特征以及空间扩散模式。结果表明:① 地方小吃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扩散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省会城市是地方小吃的主要集聚地;② 地方小吃的空间集聚表现出自相关特征,邻域扩散、等级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扩散模式相互融合;③ 地方小吃空间扩散的冷热点集聚区分异明显,反映出不同小吃认可群体范围的差异以及中国各地饮食习惯的空间分异;④ 饮食文化扩散与人口迁移扩散具有空间重合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净流入地区对不同饮食文化的包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吃在驻京办     
李小鹏 《地图》2010,(2):21-21
有朋友跟我说:生活在北京,一大福利就是这里汇集了各地的美食,天南海北、上天入地,任君选择、应有尽有。那是,谁让这里是首都呢?各地英雄都赶这儿赴英雄大会了。众多菜系的餐馆争奇斗艳,其中,驻京办餐厅又是北京特殊一景。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民俗文化极具特色,而这种特色文化正是与渝东南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相伴相生的。本文从渝东南地区地理环境着手,研究渝东南民居、饮食、服饰、歌舞等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地理因素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地理环境对潮汕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多样,无所不食而名震南粤,享誉全国。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湿热的气候、濒临大海、水网密布、人多地少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百越之族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孕育了注重饮食口味“清、淡、甘、和”,汤水讲究原汁原味,小吃多样、原料丰富、佐料齐全以及工夫茶等饮食特色,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形成了潮菜流派。  相似文献   
8.
基于饮食文化原真性的理论框架,以武汉的恩施土家族餐厅为研究对象,结合网络文本信息和问卷调查,验证了跨地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模型,运用潜在冲突指数分析顾客对跨地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的总体水平及内部差异,并采用单因素非参数检验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顾客感知差异的具体因素。结果发现:顾客对少数民族餐厅的食物原真性和环境原真性的感知水平较高,内部差异较小,而对服务原真性的感知水平较低,内部差异较大;期望和信息获取渠道是致使顾客感知差异显著的重要因素,但籍贯等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民族主题餐厅的跨地方生产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标准化的饮食文化生产方式,基于顾客需求的饮食文化原真性的渐进式改造相对温和,更利于保留食物的真实性,以及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9.
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味成、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成。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武汉感觉     
如果你从未去过武汉,建议你购买一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游乐武汉》,该书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可以是一个行程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