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3篇
海洋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期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面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彭荣琛教授运用四步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四步法治疗步骤为一闭眼、二抬眉、三祛风、四正嘴,体现了抓主症、定主穴,治神为先、步步为营,远近相配、“合谷”贯穿,患健配合、协调阴阳,手法讲究、针刺到位的特点。四步配合,共达祛邪扶正、疏通经络、协调阴阳之功,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提拉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治疗组采用“提拉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30/32),对照组为71.9%(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评分、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拉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 例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66 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完骨穴封闭治疗。观察3组患者SF-MPQ各项评分,治疗第1、3、7天止痛例数,平均疼痛缓解时间,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9%(65/66),优于对照1组的75.76%(50/66),对照2组的87.88%(58/66),其中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的SF-MPQ各项评分,第1、3、7天的疼痛消失例数、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以及面瘫平均治愈天数均优于对照1、2组,其中对照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完骨穴封闭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伴耳周疼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对面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面瘫病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