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削平贼寇、还我河山。"雄视东南海域的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雕像,张扬着英雄气概。鼓浪屿原名沙洲。唐代时,李姓人家上岛开发。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金厦,在鼓浪屿训练水师。对岸的胡里山炮台,在抵御倭寇十几年的入侵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09,(5):34-35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反映古代战争的地名,这些地名往往蕴含着人民对壮烈场面的感怀和对英雄人物的追念。比如,闽台人民为了纪念郑成功,不但保存着一些郑成功军事活动的遗址,而且还用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为相关的地区名命。1645年清兵入关,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郑芝龙向唐王引见其子成功,唐王赐成功名朱,后来民间也称郑成功为国姓爷。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后,又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以后人民又奠称他为延平王,这些称呼在一些地名都得以应用。在郑成功的根据地厦门,地名中就有演武亭路(郑成功部队演兵处)、洪本部(郑氏部将洪旭办公处)、水操台(鼓浪屿郑成功演兵处),还有延平郡王祠、延平故垒等。在同安县,有两处国姓寨;在晋江县,有国姓城;  相似文献   
3.
明朝晚期,王朝政府内忧外患,一时无力顾及海上。在东南沿海受到荷兰殖民势力和中国海盗的侵扰下,明朝政府被迫与郑氏海盗舰队进行形式上的合作,郑氏海上力量由此获得了合法性,成为明朝水师。明朝灭亡后,这支舰队一度因郑芝龙投降清朝而星散,但很快在其子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重新集结起来。此时,郑氏舰队仍然控制着中国海,并因其巨大的军事支出而更为重视海外贸易,从而与西方殖民势力的矛盾更加深化,郑氏内部南征吕宋(今菲律宾)的多次提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正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82号,以前有台湾城、王城、赤崁城、安平城等名称,原为荷兰驻台第一任总督逊克所建"奥伦治"城的一部分,于1640年竣工并改称为"热兰遮城"。整座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形方,共筑三层,下层位于地面下,作为仓库。现存城墙数段及半圆形之棱堡残迹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残迹规模最大。又因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把这座巍峨的城称为红毛城。1661年(明永历15年)  相似文献   
5.
封建政府无法阻止帝王实现其浪漫遐想,却绝对不能容忍一个与农业社会关系不大却必然冲击农业社会秩序的海上力量的存在,这是古代中国海上力量难以成长壮大的最大症结。  相似文献   
6.
邓昂  思源 《海洋世界》2013,(9):8-10
1986年春晚陈佩斯的小品《卖羊肉串》掀起全国各地的烧烤热。当满大街支起的炉子都在叫卖乌鲁木齐羊肉串的时候,锦州人民已经开始发展起自己的烧烤事业,各种肉类、海鲜、时蔬、菌类,凡是能用来烤着吃的,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唐山过台湾     
台湾与大陆一水之隔,自古往来不绝。史上明确记载的就有三国时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等将军率领甲士万人到台湾,民间交通显然更早;到了明朝,一些出海贸易、捕鱼的汉人开始在台湾沿岸建立小聚落;后有海商、海盗在台湾南部建立据点,再由颜思齐拓展规模,最后发展成为郑成功父子的海外基地。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虽然将明郑官兵散徙内地,但却翻开了中国海内移民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唐山过台湾。  相似文献   
8.
崇武,福建海防前哨的一座古镇。这里是中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500多年前,这里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战场;300多年前这里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发兵之地。进入古城,瞬间会让人有种时间凝固的感觉,历史的印记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上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9.
李明春  吕宁 《海洋世界》2013,(11):18-21
在厦鼓海峡(俗称鹭江海峡)的鼓浪屿西南侧的海中,距郑成功雕像北约500米处,有一座大小圆形叠加的蘑菇状的特殊建筑别具一格,那就是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站。由于它处于鼓浪屿风景区的核心区,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战神 《海洋世界》2013,(8):30-35
海洋是对外贸易的通路,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安全的门户。充分利用海洋能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马汉说: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可见在东西方先贤的共识中,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与海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