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4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导线测量粗差探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俊 《测绘标准化》2003,19(2):23-25,31
导线测量在实际作业中会遇到测站转折角或距离出现粗差的现象,引起导线测量限差严重超限,需外业返工。而通过内业计算初步确定粗差出现的位置,则可大大减少返工重测的工作量。介绍了导线测量中经常遇到的3种粗差探测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陈伯海  汪炳祥 《海洋学报》1998,20(4):133-140
自Goda于1970年提出谱峰度参量Qp以来,迄今表征波群强度的因子己有十多种.对文中提及的较常用的11种因子即以后被称为现有波群因子,各作者都强调自己的优点,但何者为较好,直至目前尚无客观的评价.依据从三个测点获得的111组数据对现有波群因子予以检验,若某一因子在较短的记录长度内有连续三个值且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满足:(最大值减最小值)不大干0.005,则被称为稳定的波群因子;若这种因子又满足三个条件,即它在任一序数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在整条记录中出现的总次数最多和在整条记录的最初1280s内出现率最大,则被称为较佳波群因子.就检验的个例而言,(波高的)平均连长(L1)和波高与周期的相关系数[RHT(0)]就是这种因子.将这两个因子连结起来,今后称之为联合波群因子.因此,建议以此联合波群因子表征波群强度将会较前人采用的单因子的为好.  相似文献   
3.
海神     
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鱼……"那个"网"字在看见一辆奥迪车停在门口后被咽了下去,本来欢快的脚步也变得有些慢。唱歌的姑娘悄悄地转身,刚想看看背后有没有人,头已经被打了一下。姑娘抬头,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脸上露出讨好笑容:"爸。"男人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女儿讨好的笑容变得轻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风浪槽中观测风浪,发现波群连长是影响波群中波高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波群连长增大,波群中波高分布信息熵增大。当以平均波高无因次化,连长较大时波群中波高累积概率明显大于连长较小时情形。波群中波高分布受谱宽度影响。当谱宽度增大,波群中波高累积概率降低。谱宽度和波群连长对波群中波高累积概率的影响相当。引进体现波群特性的1个无因次化波高参量研究波群中波高累积概率。  相似文献   
5.
波群对垂直桩柱的作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浪槽中进行了具有不同群因子和连长的随机波群对三种直径的桩柱作用力的实验研究,指出波浪峰力的比值不随波群的连长变化,而随波群因子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桩柱是一非线性系统,作用力的群团子大于波浪的群因子,其连长小于波浪的连长。波浪峰力的比值不仅随KC数的增加而增大,还随波群因子GF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