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豆酶解蛋白对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饲料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1.0%、1.5%、2.0%、2.5%、3.0%、3.5%和4.0%大豆酶解蛋白,配制8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幼虾56 d。【结果】1.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2.0%—4.0%添加组(P0.05);1.0%和1.5%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1.0%和1.5%组蛋白质沉积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肌肉磷含量(P0.05),3.0%组最大;1.0%、1.5%和2.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5%~4.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P0.05),添加1.0%~3.0%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酚氧化物酶活性(P0.05),2.5%和3.0%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1.0%和1.5%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5%组最大;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 d后,1.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未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添加剂量高于3.5%可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结论】饲料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不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高于3.5%添加组的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酶解蛋白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产地浒苔型饵料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将青岛浒苔与宁波浒苔的干粉与海泥分别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开展刺参饲喂实验,并与刺参天然饵料马尾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青岛浒苔饵料和马尾藻饵料喂养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31%±0.10%和15.43%±1.41%,显著高于宁波浒苔饵料(11.17%±0.63%),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青岛浒苔组、宁波浒苔组和马尾藻组的增重率分别为22.65%±5.68%、3.03%±1.17%和20.47%±2.01%,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44±0.33)、(0.21±0.08)、(1.33±0.12)%/d,青岛浒苔组和马尾藻组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宁波浒苔组;青岛浒苔组、宁波浒苔组和马尾藻组刺参肠道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无显著差异;马尾藻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活力为(17.57±4.56)金氏单位/100mL,显著高于青岛浒苔组[(5.56±1.32)金氏单位/100mL]和宁波浒苔组[(2.83±0.75)金氏单位/100mL],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绿潮暴发时,通过打捞浒苔用以配制刺参饵料,既有助于缓解绿潮的生态灾害,又能够补充刺参饵料来源,具有广阔的生态效益和市场前景,但是其营养成分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配制饵料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品种、采集时间和生长地点的差异,并通过一些前处理手段充分发挥浒苔的饵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将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ET-30a质粒,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经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表明,在IPTG诱导下含有重组载体的菌株可表达分子质量约30 ku的融合蛋白.诱导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经0.2 mmol/L IPTG诱导1 h就可大量表达此蛋白.可溶性实验确认该重组蛋白是可溶性蛋白.本研究为文昌鱼肌球蛋白重链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近岸海域的有害针胞藻类(Raphidophyte),也是我国近海常见的赤潮生物,曾经有多次引发赤潮的报道[1,2].在赤潮发生的早期,自然水体中赤潮生物的细胞密度相对较低,且赤潮藻个体微小,传统的鉴定方法,即海水样品采集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主要用于藻的定性和分离,当样品量较多时,定量计数过程则烦琐、费时、费力,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研究分析了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肌肉、眼球、腹鳃、心脏和肝胰腺5种器官或组织中LDH、ADH、MDH、SDH、MEP、POD、AMY、GDH、SCD、EST、GLDH和SOD共12种同工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口虾蛄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对12种同工酶进行生化遗传分析,获得了基本酶谱。12种同工酶共记录出35个基因座位,其中11个基因座位Ldh-3、Adh-1、Sdh-2、Est-1、Est-2、Est-3、Mdh、Mep-7、Gldh-1、Gldh-2和Scd-1为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31.43%。  相似文献   
6.
钝吻黄盖鲽同工酶组织特异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产于山东蓬莱水域的野生钝吻黄盖鲽同工酶组织特异性及其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钝吻黄盖碟的眼、鳃、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脾脏和鳍条共8种组织的15种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钝吻黄盖碟同工酶的表达呈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选择肝脏和肌肉2种组织的AAT,ADH,GPI,G3PDH,IDHP,LDH,MDH,MPI,PGDH,PGM,SDH和SOD共12种同工酶进行了钝吻黄盖碟种群结构遗传学分析,共记录了17个基因座位,其中,PGDH*,LDH*,PGM-1*和MPI-1*等4个基因座位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0.235 3(P0.99),观测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19 6和0.018 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3 0。  相似文献   
7.
西施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施舌5种组织(肝胰脏、鳃、后闭壳肌、外套膜和足)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同工酶图谱显示:西施舌上述组织的3种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肝和鳃组织EST酶活性较高,闭壳肌MDH酶活性最高,而肝组织SOD酶活性略高,上述组织是进行同工酶分析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半乳糖凝集素-8基因(galectin-8,Gal-8)属于凝集素家族一员。已知Gal-8在哺乳动物的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鱼类中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半乳糖凝集素-8样基因(galectin-8 like,Bp Gal-8L)c DNA序列。首先确定其序列特征,其次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的方法鉴定Bp Gal-8L组织表达分布及其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相关性;最后分别通过原核表达获得N端和C端CRD区重组蛋白Bp Gal-8L-N和Bp Gal-8L-C,并采用玻片法观察这两个CRD区的细菌凝集活性和糖类结合特性。多重序列比对显示,Bp Gal-8L蛋白含有两个糖识别结构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但只有C端的CRD区存在Gal家族典型的β-半乳糖苷糖类结合基序。系统进化树表明Bp Gal-8L属于鱼类Gal-8的一种亚型。q PCR结果显示,Bp Gal-8L基因m RNA在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并且在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后大弹涂鱼肝和脾中表达量呈上调趋势。细菌凝集实验结果显示,只有Bp Gal-8L-C重组蛋白对检测的5种革兰氏阴性菌及2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凝集作用,并与乳糖和脂多糖特异性结合。综上所述,Bp Gal-8L与大弹涂鱼抗菌免疫密切相关,且其N端和C端CRD区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取二色裂江珧 (Pinna bicolor)的消化盲囊、肾脏、后闭壳肌肌肉、外套膜和鳃等 5种组织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酯酶 (EST)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酶谱表型及位点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二色裂江珧组织内的 EST和 SOD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 ,EST共检测出 15条酶带 ,SOD检测出 8条酶带 ,且两种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活性最高。推测 SOD由 2个座位编码 ,可分为 s- SOD二聚体和 m- SOD四聚体  相似文献   
10.
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the surfaces of algae based on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es.Twelve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urfaces of the following four species of algae:Gracilaria textorii,Ulva pertusa,Laminaria japonica,and Polysiphonia urceolata.The isolated strains of bacteri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Halomonas and Vibrio,in physiology,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es.The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based 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