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6月11日,距毕业生离校还有两个多星期,武汉大学人文馆依然有这么多同学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奔波。下面引用一段边馥苓教授于2004年5月在《地理信息世界》上发表的《我国高等GIS 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一文中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企业中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紧缺和技工学校招生生源锐减等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技工学校招生的转变方向和技校毕业生就业的转变方向,并提出了发展技工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个教育体制包括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毕业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社会需求的了解以及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存在偏差,造成就业难,同时社会转型与经济高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难就业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不仅带有经济性、更带有社会性,因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引起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能源系统陷入危机 ,那么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惨重的损失。本文根据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 ,就短期能源短缺对国民经济产出总量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以及所引发的能源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地理学报》2016,71(3):484-499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上海市域内手机用户的工作地和居住地,获取就业者的通勤数据,测度上海中心城的就业中心体系.首先用就业者工作地数据生成就业密度分布图,基于中心城的就业密度识别就业中心.随后,用就业者工作地和居住地数据分别从就业密度和通勤联系两方面测度各中心的能级,分析各中心的腹地和势力范围.研究发现:① 上海中心城的就业中心呈主中心强大的弱多中心体系;② 就业密度越高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的通勤联系一般也越强,但通勤联系在各中心间的差异更显著;③ 能级越高的中心腹地面积越大,但势力范围不一定越大;④ 相比于能级,职住功能混合度对职住平衡的影响更大;⑤缺少就业中心的地区势力范围呈交替状.本研究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解决既往就业中心体系研究因空间单元较大,缺少通勤数据在中心识别,通勤联系测度等方面受到的局限,希望能为构建上海中心城就业多中心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分析江汉平原2000—2004年农地城市流转时空特征,根据农地城市流转的综合变动系数,将江汉平原农地城市流转类型划分为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研究农地城市流转类型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地城市流转类型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同,农地城市流转类型也不同;各市、县的产业非农化、就业非农化及农地城市流转耦合系数与农地城市流转综合变动系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对判断农地城市流转类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有,失业不可避免,对失业群体的援助也决不能弱化,文章从政府、企业、个体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失业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失业的基本对策,本文着重强调个体素质在就业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主动就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涉县偏城镇寺峪村、庙山交村、圣寺驼村、龙洞村和固新镇东山村,五个村皆为深山区,石厚土薄,海拔高,气温低,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儿童上学难,群众生活条件极为困难,尤其是到每年的汛期,雨量增大,极易形成山体滑坡,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避免地质灾害对群众的威胁,彻底改变五个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市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涉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国土资源局、扶贫办等单位,将寺峪村、庙山交村、圣寺驼村、龙油村、东山村五个村的236户595口人,安置到了原国营第五机械厂的旧厂区和在原邯郸地区五零三建筑工程公司旧址,并采取“生活有人帮,生产有人扶,就业有人带”的措施,基本上实现了迁移村民搬出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