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451篇
海洋学   661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海岸破波带内悬沙浓度水平和垂向分布的研究对于计算海岸输沙率和地形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进行了规则波、波群和不规则波三种波浪情况破波带内悬沙浓度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的试验测量。试验在大尺度波浪水槽进行,接近实际海岸波况尺度。给出了破波带内多断面悬沙垂向分布的细致测量结果,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预报实际海岸破波带内悬沙浓度水平和垂向分布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形成这些分布的物理原因和不同波况、不同破波带区域对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敦煌-格尔木铁路沿线地形复杂、起沙因素多变、沙源丰富,沙害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对其风沙活动规律还未有研究,不利于防沙工作的开展。为此,通过对自北向南的5个观测点(S1、S2、S3、S4、S5)风速和风向的观测、计算和分析,利用平均风速、起沙风况及输沙势对敦格铁路沿线的风动力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5、S4和S3的风况对铁路风沙灾害防治意义较大。S5年平均风速、起沙风频率和输沙势最大,春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且风向单一、风力强劲,风沙运动方向基本与铁路垂直,沙粒易在铁路附近堆积。S4夏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S3春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且风向单一,S4和S3的风沙运动方向与铁路夹角小于90°,附近沙源广阔,铁路易受风沙侵蚀,阻碍交通运营。  相似文献   
3.
吴岗 《国土资源》2004,(3):21-21
长江这些年真是多灾多难,旧病未去新病又添。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沙柳河南区有色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性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接触交代改造叠加型,进而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查阅了从1973-1985,13年的历史资料,对石臼港沿岸波浪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统计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各类较强天气系统影响石(即指石臼港)的极端区域,同时获得了石港沿岸各类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波浪分布特点以及波高计算式,为保障石港的生产及港口建设为石港的波了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数据和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海洋开发时代”的序幕已经揭开,作为拥有港、渔、岛、涂、景、能六大海洋优势的浙江,当应大有作为。故此,须紧抓其中港、渔这两个开发重点,首予突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办好开隧道、建铁路,变舟山这只能水水中转的岛港为贯通大陆的全功能国际大港及远洋捕捞结合以对虾为突破口的近海渔业增殖开发这两件大事,促进整个海洋开发及国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8.
李素江 《海洋测绘》2002,22(4):25-27
介绍了一种在任意独立直角坐标系中使用DGPS的方法。结合苏丹港泊位建设施工测量实践,分析了平面控制网的建立、观测、平差、WGS84坐标系到独立坐标系的转换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9.
First the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of the sandy seabed in front of a vertical breakwater under the action of ir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scour type Ⅰ , scour type Ⅱ, scour type Ⅲ, deposition type Ⅰ, and deposition type Ⅱ . Secondly, the processes of formation of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are prob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duced by 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nd standing waves. Thirdly, the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under ir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
辐射沙洲南翼“水道-沙洲”系统与西太阳沙的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岸外辐射沙洲动态和西太阳沙海域动力泥沙环境的分析,论述了西太阳沙演变的宏观背景;由实测固定断面资料、地形资料的对比得出近40年来西太阳沙表面形态和水下地形的变化;结合西太阳沙表面泥沙在波浪和波流共同作用下运动特性的水槽试验研究,分析了西太阳沙冲淤变化的动力机制。从“烂沙洋水道-西太阳沙-西太阳沙南水道”系统的角度研究了西太阳沙演变的控制因素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