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3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3.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plicatula populations from China's coast were studied basedon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All loci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for all five C.plicatula populations,with an average number of alleleper locus of 19.3-27.9 and an averag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f 0.889-0.952.Significant departure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and deficits of heterozygotes were observed over most populations at each locus,which were fully explained by null alleles.Microsatellite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subdivision in the C.plicatula populations.According to the neighbor-joining tre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 distance,the five populations fell into three regional groups,showing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geneticstructure in geographically close populations.Assignation tests correctly assigned high percentages of individuals to their originalpopulations and groups,and also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C.plicatula populations.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formulation of appropriate fisheries management programs,stock identification and conservationof biodiversity for the species.  相似文献   
4.
5.
属于日本海主要的形态构造单元有 3个深水凹陷 (日本、对马和大和 )和分隔它们的隆起(大和、朝鲜等 )。从 1 985年开始 ,海参崴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БЯКарΠ、СНМедведев和ВГПрокудин在此海域采用带有海底地震站的反射波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大量信息可以确定 ,在对马和大和凹陷中 ,地壳的厚度大约为 1 4km ,而在日本凹陷的东部则为约 8 5km。专家们在有关这些地区海底地壳的性质上意见有分歧 ,一种认为是变厚的洋壳 ;另一种认为是拉长了的陆壳。在对马凹陷的西部和西南部进行了类似的地震研究工作。这…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可根据海底地形特征及地震反射剖面而了解,因为地形特征和地层的上超和顶超界限被认为与该区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96,27(2):200-202
于1985-1986年在长江口的底栖生物取样中,采到大量双壳类软体动物标本。鉴定表明,其中一新种,被定名为中华团结蛤Abra simica sp.nov。,属樱蛤超科中的双带科(Semel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北黄海菲律宾蛤仔帕金虫流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0年7-11月,对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增养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规模死亡进行了研究,并对病害暴发与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利用FTM培养和组织切片方法对病害流行海域的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蛤仔体内寄生了大量病原帕金虫Perkinsus sp,感染率为20%-100%,感染强度为3-3 565 936cell/ind或2-1 670 615cell/g组织.感染强度与蛤仔大小有关,个体越小,感染程度越轻.经感染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帕金虫大量繁殖是引起蛤仔大规模死亡的原因.病害始于7月下旬,止于10月下旬;最初暴发于庄河栗子房海域,尔后逐渐向东西两侧海域蔓延.病害暴发时机主要受温度影响,高于20℃易于暴发帕金虫病害;流行范围主要受盐度影响,盐度为20-32海域适宜帕金虫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海洋与湖沼》2007,38(1):62-68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电泳、Bradford法和苯酚-硫酸法等生物化学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中的蛋白聚糖(PG1和PG2)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MTT方法研究蛋白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的影响。通过小鼠体内实验研究蛋白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1分子量大约为20kDa,多糖含量为70.09%,蛋白质含量为15.4%。PG2的多糖含量为82.53%,蛋白质含量为7.26%。PG1在200μg/ml浓度时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率为73.30%,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G2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500μg/ml的浓度下,其抑制效果与PG1的抑制效果相当。在同样浓度下,PG1对人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没有明显影响。PG1呈剂量-效应关系明显增加荷瘤小鼠脾指数,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且没有降低体重及其他毒副作用。PG1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提高小鼠细胞免疫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