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学在近海渔业管理中的应用虽是个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但已向人们展示了它令人振奋的成果。通过分析地学成果的获取、表达及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加拿大地学专家如何成功地将地学成果应用于指导近海渔业捕捞,以及如何利用地学知识评价不同捕捞器材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泛滥的非法、未报告及未管制捕鱼造成了南大洋生物资源日渐枯竭。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作为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渔业管理组织,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制措施并在缔约国当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际海洋法在船旗国管辖规定上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悬挂非缔约国旗帜的船舶在其管理海域内从事非法、未报告及未管制的捕鱼作业仍然无法杜绝,以至于成为现阶段管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缩结系数与网衣用量、下纲沉降速度的关系之分析,结合我国围网生产实际,提出了围网主网衣上,下边缘水平缩结系数的合理参考范围及其选取方法,通过对我国围网缩结系数统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上缘网衣、下缘网衣,网头网衣或侧缘网衣的水平缩结系数等的选取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水库渔业的发展,近年来高效率的捕鱼工具“拖网”在东北及中南的一些水库先后投入生产。据了解目前水库的拖网类型计有底拖网、浮拖网和中层拖网等三种。  相似文献   
6.
福建近海五种主要捕捞作业适宜捕捞力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振彬  颜尤明 《台湾海峡》1998,17(1):104-109
本文根据福建省定置、拖、围、刺、钓五种捕捞作业在本省近海的捕捞力量和渔获量,并以1994年单位功率的渔捞效率为基准进行逐年捕捞力量的标准化,应用Schaefer和Fox两同电脑分别估算它们的fMSY和MSY。结果两处在算的fMSY和MSY的平均值是:定置网为8.90尤明等37.41万t;推网为55.88万KW,35.51万t;为桃围网为7.12万KW,10.06万t;刺网为15.19万KW,9.5  相似文献   
7.
世外桃源情     
几年前,我家在向海增内霍林河畔有一捕鱼窝棚,妻戏称为"世外桃源",捕鱼外紧择向海桥,盛夏里,听着桥下哗哗的流水声,似也印证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气息,热的时候,脱掉外衣,一头扎进水里,河水湿湿的,滑滑的……像母亲的水,浮在水面上,随水流着,让流水抚摸着每一块疲劳的肌肉,真愿一生不睡醒.  相似文献   
8.
《山东地质》2009,(9):76-76
在海洋中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芳灿 《台湾海峡》1995,14(4):413-417
本文分析了闽东北外海渔场资源特点,并就不同类型的拖网、围网渔具的适渔性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认为以主机功率330.75kw及以上的拖网渔船,使用四片式疏目拖网和以主机功率183.75kw及以上的围网渔船,使用250m×150m的无囊灯光围网,于春、夏汛时在该渔场100m等深线附近海域能较有效地捕捞鲐鲹等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10.
Laura 《海洋世界》2012,(9):30-33
在人类短暂又漫长的进化史中,鱼类始终是食谱上最重要的一环。比起猪肉、牛肉之类日常食谱中的常客,鱼类似乎有天生的贵气。人们在谈及吃鱼的时候,往往会将之视作一件重要而奢侈的事。远的有《水浒传》里李逵和张顺在浔阳楼下为几条鱼起的争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