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理论上的大爆炸使得宁宙演化开来.几十亿年过去之后,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于小爆炸. 长期以来,最起码科学家们认为情况足这样的.现在,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模拟证明了这个观点:我们的太阳是一次爆炸事件的产物.研究人员称,最近的这次模拟发现,一颗超新星(爆炸中的恒星)的确有可能导致太阳在一团浓密的气体与尘埃中诞生.  相似文献   
2.
红将 《海洋世界》2013,(9):52-53
"听说共军就要打过来了!""是啊,所以我把上海的房子卖了,打算回宁波老家避避风头。""报纸上不是说长江天险牢不可破,共军肯定没法渡江吗?""内兜瓜七(宁波话,傻瓜)啊,报纸上说的你也信?"拥挤的船舱中,类似的交谈不绝于耳,即使是熟悉的乡音,听多了也让人觉得十分烦躁。这些坐船的大部分人都是和我一样在上海打拼的宁波  相似文献   
3.
4.
《地理教学》2014,(9):62-63
正宇宙学是一门奇特的学问:课题是独特的,对象是独特的,方法是独特的,甚至它的研究者也是独特的。美国BICEP2研究团队就是由这样一批独特的宇宙学家组成。他们发现了宇宙诞生之后一亿亿亿亿分之一秒遗留下来的"吉光片羽"。他们探测到了大爆炸之后穿过宇宙的引力波。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对了解宇宙如何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得到确认,他们将有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周辉 《中国测绘》2009,(6):70-73
面积为5900平方公里的小城哈利法克斯(Halifax)坐落在加拿大东海岸。它是新斯科舍省(Nova Smtia)的省会。大西洋的厚爱不但使哈利法克斯的天气有点难以揣摩,也赋予它常年的清新、湿润,夏天凉爽,冬天温和。作为英格兰人从海上抵御法国人的军事防御要塞,哈利法克斯始建于1749年。由于它的地理位置,至今哈利法克斯仍然拥有加拿大在大西洋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哈利法克斯港的两个主要的集装箱集散地、石油净化系统和大大小小的货船码头是这个城市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6.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亿万吨炸药,造成2,150平方公里内的8千万棵树焚毁。据报道,当天早上,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当。几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伴  相似文献   
7.
谢懿 《天文爱好者》2014,(10):50-53
爱因斯坦预言在时空中会存在引力波,它们可以把天文学家带入宇宙中最剧烈爆发事件、黑洞碰撞乃至宇宙本身大爆炸的中心。引力会伴随我们一生。它是维系桥梁和建筑的基础,后两者构成了我们的城市和运输系统的要件。如我们所知,它还维持着生命赖以生存的大气。但自牛顿因(可能是杜撰的)苹果而获得灵感之日起,引力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  相似文献   
8.
李学海 《地理教学》2012,(21):31-33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浙教版《科学》教材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转化与平衡,知道了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层次结构、运动、变化、转化和平衡等基本特性,转化与平衡是可重演的研究,可以通过猜想加实验验证的方式来进行;第一章"演化的自然"是不可重演的研究,基于此,可以由现象→假说→模型,模型、假说法非常适合这一章的教学。第一章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久远到现代的线索展示自然的演化过程。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9.
Mayall Ⅱ = G1 is one of the most luminous globular clusters (GCs) in M31. Here, we determine its age and mass by comparing multicolor photometry with theoretical stellar population synthesis models. Based on far- and near-ultraviolet GALEX photometry, broad-band UBVRI, and infrared JHKs 2MASS data, we construct the most extensive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of G 1 to date, spanning the wavelength range from 1538 to 20 000A.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with a variety of simple stellar population (SSP) models yields a mean ag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G1 being among the oldest building blocks of M31 and having formed within ~1.7 Gyr after the Big Bang. Irrespective of the SSP model or stellar initial mass function adopted, the resulting mass estimates (of order 10^7M⊙) indicate that GI is one of the most massive GCs in the Local Group. However, we speculate that the cluster's exceptionally high mass suggests that it may not be a genuine GC.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G1 may contain, on average, (1.65±0.63) × 10^2L⊙ far-ultraviolet-bright, hot, extreme horizontal-branch stars, depending on the adopted SSP model.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extensive multi-passband photometry coupled with SSP analysis enables one to obtain age estimates for old SSPs that have similar accuracies as those from integrated spectroscopy or resolved stellar photometry, provided that some of the free parameters can be constrained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