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2.
ENSO现象与气候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志刚  钱正安 《大气情报》1994,14(4):1-12,18
  相似文献   
3.
在1988年就有迹象表明,1964至1987年间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SOI)五个极小值跟南纬20°至40°沿东太平洋洋脊(EPR)的间歇性地震活动相关。这个地区是地球上扩张最快的众多洋脊之一(图1),该处巨大能量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现在另一次厄尔尼诺(南部振荡)期可能快要结束,此刻正是补充检验地震活动及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值的时侯。观察到的巧合往往是发现(新事物)的前提,并促使我们加倍注意对可用资料的再检查。尽管厄尔尼诺和震群这两类不同现象各自的复现期和持续时间均不规则,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阐明ENSO现象与台湾岛东北部冷涡关系,在EN年夏季仅能出现东北型及该型双涡Ⅰ型,而非EN和EN年则出现东侧型和西侧型及双涡Ⅱ,Ⅲ型,此外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给出东海东北部环流图式和在EN年夏季环流图式,还对海洋锋等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个区域耦合海气模式及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个区域的简单耦合海气模式,并用来模拟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模式由一层大气模式和一层海洋模式构成.大气模式由运动方程和热力方程组成;海洋模式由运动方程、连续方程和海温方程组成.非绝热加热与风应力构成海气间耦合媒介项,其中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以风应力为主,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以非绝热加热为主.在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的正常运转,并且应于对1982-1983年埃尔尼诺现象的数值模拟.对该事件从发展到衰弱的全过程,特别是中期与成熟期获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显示出本模式的模拟能力,也验证了热带太平洋区域耦合海气作用对ENSO循环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埃尔尼诺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超 《海洋学报》1992,14(5):45-51
本文首先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旋转主分量分析(RPCA),将我国汛期降水分成几种典型结构然后考虑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黄河流域中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降水的相关.分析发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黄河流域、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降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埃尔尼诺开始的经度位置对埃尔尼诺年后一年我国黄河流域中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降水有很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绪录 《海洋学报》1993,15(4):12-18
笔者根据1986~1989年间中-美联合TOGA调查的CTD资料,应用模糊聚类法划分热带西太平洋中近黑潮源地(18°20'N断面)上部水域的水团,并描述它们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以及其对1986~1989年发生的埃尔尼诺和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海域的1 000m以浅分布着三个水团: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包括黑潮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包括黑潮次表层水)和北太平洋中层水(包括黑潮中层水)(分别简称为NPTSW、NPSW和NPIW);它们的交界分别位于100和350m左右。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海区的温跃层明显上移,暖水量明显减少;NPTSW的垂直厚度大约减少了20m,上均匀层中的盐度略有增加,而温度则没有多大的差别。在1988/1989年发生的反埃尔尼诺事件的后期,温跃层上部的强度变弱,上均匀层则变薄,海区中的暖水量也明显减少;近海表面的盐度异常低,而温度略有降低。由此可见,不管是在1986/1987的埃尔尼诺年还是在1988/1989的反埃尔尼诺年,研究海区的暖水都减弱,也即都反映为“冷水年”。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