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防治鱼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medicine)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是中国医药的愧宝。它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且其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还具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菌防病能力。另外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进一步开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成为必然趋势。1体外…  相似文献   
2.
4种中草药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8年3月至5月运用单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马齿苋,桔梗,木瓜和花粉等四种中草药浸提液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桔梗和花粉浸提液的各处理组均对亚心形扁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马齿苋,桔梗效果最好,花粉次之。  相似文献   
3.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趋化模型对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刺激隐核虫幼虫在30min时趋化达到饱和, 在温度28℃时趋化率达到最高; 多种硬骨鱼的血清与粘液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都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 刺激隐核虫幼虫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没有趋化作用; 在组织匀浆液中, 刺激隐核虫幼虫对肌肉匀浆液有一定的趋化作用, 对肝、肠、胃的匀浆液都没有趋化作用; 感染后鱼类血清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作用(P<0.01); 18种中草药中的五倍子、大黄、槟榔、苦楝、虎杖、贯众等6种中药草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有一定的驱虫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刺激隐核虫致病性的认识并对“白点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甘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后收集备用)对小丑鱼血清、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变化及不同用药方式对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投喂复方中草药“XCY-1”可使小丑鱼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第21 d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达到最高值,其中20 g/kg剂量组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小丑鱼的免疫能力;肠道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在各取样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胰蛋白酶和AMS活性高于其他剂量组,20 g/kg和4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LPS活性最高。复方中草药“XCY-1”药浴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体外杀灭结果显示:4 h内,50 mg/L药物浓度即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400 mg/L药物浓度即可杀灭全部幼虫;当药物浓度达到800 mg/L时,3 h内幼虫全部死亡。不同用药方式防治小丑鱼刺激隐核虫病:实验分为4组,A组20 g/kg剂量组,口服无药浴;B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50 mg/L进行药浴;C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100 mg/L进行药浴;D组为对照组,仅投喂基础饲料。结果显示:实验第6 d,A、B、C三个药物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51.1%、53.3%、57.7%、0,药物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药物处理组每片鳃上仅有0~2个滋养体,对照组每片鳃上滋养体数量是用药组65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XCY-1”可以提升小丑鱼血清、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对刺激隐核虫病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0 g/kg剂量组、投喂时间14~21 d时效果最佳。该研究为开发无公害、环保型天然植物源杀虫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方式提取的中草药浸提液以及不同添加量的浸提液对海洋先合知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草、黄芩、栝楼等中草药水煮法效果较好,而对青蒿、党参等中草药醇提法效果较好,同时发现上述几种中草药对海洋光合细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4.0%,4.0%和1.0%的栝楼、黄苓和党参浸提液的细菌经过120h的培养.细菌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9.1%、68.8%和68.4%,甘草,青蒿.比对照组提高了10.9%和6.9%,其最佳添加量均为0.5%。  相似文献   
6.
一种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红笛鲷网箱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黄芪、当归、甘草和山楂等粉碎后按一定比例配伍制成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后,按质量分数0.5%、1.0%、1.5%和2.0%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红笛鲷(体重234.95±19.26 g,体长24.76±1.42 cm)56 d,研究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红笛鲷生长、成活、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本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促进红笛鲷的生长,增强其血清中的抗菌活力和溶菌酶活力,提高红笛鲷成活率及其对溶藻弧菌的免疫保护率,其中以添加1.5%(质量分数)和连续饲喂28 d效果为最佳(P<0.01)。  相似文献   
7.
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微量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雪  赵慧春 《岩矿测试》1993,12(3):166-170
基于β-环糊精-丙酮能加速与增敏Al-钙黄绿素的荧光反应,建立了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Al的新体系(Al-Calcein-β-CD-丙酮)。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78.0nm和509.6nm。Al~(3+)浓度在0~3.5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线性;检出限0.037μg/ml。方法已用于测定中草药中微量Al,RSD在1%以下;回收率在97%~105%范围;进样频率140次/h。  相似文献   
8.
海藻提取物在当归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海藻提取物在中草药当归(angelica)上进行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归生长期对其施用不同浓度的海藻提取物均可明显增加当归产量,提高等级,降低病级,并对当归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500倍稀释液的海藻提取物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其隶属函数值和最大.对当归的综合效应最为明显。该试验为海藻提取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罗非鱼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1%、3%、5%的复方中草药,连续投喂30 d,测定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其肝脏、脾脏、头肾、体肾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评价罗非鱼养殖中该复方中草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实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添加剂量下,中草药对罗非鱼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5%复方中草药组的罗非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的罗非鱼肝、脾、头肾、体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在养殖生产中,罗非鱼饲料添加质量分数1%~3%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对海水养殖鲈鱼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毒害鱼类的肝胰脏,严重影响鱼类的自身免疫力,而且也破坏了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微生物大量出现,为日后疫病的控制带来了更大困难。白云志1989年报道,中草药具价廉、低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且药中某些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而且有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自身抗菌能力。本文采用15种中草药对所分离的3株海水养殖鲈鱼病原菌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为日后海水鲈鱼养殖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菌株从濒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