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恰功铁矿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矿山,矿体的形态、大小、位置、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小渡多尺度分析方法将恰功铁矿磁异常资料进行了位场信号分离,然后应用欧拉反褶积方法反演了异常与其场源深度的对应定量关系,最后把位场分离后的异常场源深度叠加起来,就可以对矿山深部找矿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窄线宽激光器在铯原子喷泉钟、光钟以及时间频率传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开展的工作波长为698 nm窄线宽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实验中采用两级稳频方法将激光锁到初稳腔和高稳腔。通过第一级稳频,激光线宽为1.1 kHz;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第二级稳频。通过逐渐优化第二级稳频,可以实现Hz量级线宽激光。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流域的水汽输送作用及对流域降水的影响,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对三江源流域1948-2010年雨季水汽通量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得到可表征西风带和南亚季风水汽输送在三江源流域强弱关系的经验正交函数模态及指标,揭示当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分别控制流域时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风带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在流域南边界附近汇集,流域东部及南部(澜沧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东部)降水显著增加;南亚季风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南向北,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在流域以北汇集,流域北部(长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偏北部)降水显著增加。西风带和南亚季风的水汽输送均对三江源流域具有重要作用,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分别控制流域时可引起流域内部不同区域降水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贵州大麦地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是对贵州大麦地金矿勘查中地面高精度磁测和二维激电测深勘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及电法和磁法勘探对于深部地质填图、推断建立地质模型、指导勘探工程设计、圈定找矿远景区或直接找矿的应用效果。以期能对该类型金矿的勘查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晓玉  刘屈钱 《测绘通报》2022,(12):165-169
常规基于人工的坐标分解计算,在应对逐渐提升的建造要求及特殊产品的应用需求时,存在效率不高、人为误判等情况,本文通过对局部坐标分解应用进行研究及自动坐标分解与重新定向,有效解决了过山车类复杂结构建造尺寸精度管控过程中数据的修正及合格判定问题,为同类复杂空间钢结构的高精度测量检验偏差修正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地面高精度中同年度使用同一基点、同年度使用不同基点、不同年度使用同一基点和不同年度使用不同基点等四种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办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对比,最后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高效快速勘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敏利 《地质与勘探》2009,45(4):417-422
金属镍是我国紧缺资源之一,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红土型镍矿,但是由于国外开采,在矿业政策、技术条件、气候条件上面临很多挑战,实施高效、快速、低成本勘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以印尼苏拉威西岛的一个红土型镍矿勘查区为例,应用高精度磁法勘探,通过分析勘查区磁性特征圈定勘探靶区;对实验室和X-荧光仪分析的样品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将手持X-荧光分析仪成功应用于镍矿体的现场圈定,从而建立了红土型镍矿的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9.
超宽带信号的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样时刻的准确性,因此是否具有高精度的可编程定时器是实现超宽带信号数据采集的关键。本文基于斜波发生器原理实现了高精度可编程定时电路,可编程计数范围为16bit,实际最小定时单位达8ps,折合采样频率高达50GHz,迄今为止尚未有关于同样指标产品的报道。该定时器已应用于作者研制的地质雷达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平位移监测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基准(设置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基本要求是在整个变形监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本文介绍的后方交会法即是一种建立基准的方法,在基坑周边场地狭窄、基坑自身形状不规则、监测精度要求高的条件下,实施本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