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乌拉山金矿带大体背花岗岩成因属陆壳(改造)重熔型。花岗岩在成矿作用中的贡献,不仅能直接提供矿源,而且更重要的是间接提供矿源,花岗岩与金矿床在成因上、空间上、时间上有着密切联系,是形成(花岗岩)与被形成(矿床)的关系。指明乌拉山金矿具有三位一体成矿地质条件,即大古代变质岩系是金等成矿元素的提供者──—成矿基础,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是金等成矿元素的地质营力──—关键成矿作用,随之而进行的是金沿着构造裂隙(与之配套的断裂构造)集中、沉淀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在板内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与南岭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将加深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成矿特征的认识。深部构造特征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兴安岭的成岩-成矿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鞍山地区陈台沟壳岩时代归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鞍山市东部约8km处的陈台沟村附近,出露一套以斜长角闪岩类、石英岩类和长英质片麻岩类组成的表壳岩。长期以来,大多数地质学者一直将该表壳岩划归为鞍山群,但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征和含矿性等诸多方面,都与鞍山地区公认的鞍山群明显不同,因表壳岩本身缺少准确定年的对象,难以直接测年,笔者将侵入于长英质片麻岩中的花岗岩脉中的锆石颗粒,用Kober方法和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测定年龄,取得了表壳岩的沉积年龄为3376±5Ma-3357±4Ma。说明该表壳岩形成时代远老于鞍山群。  相似文献   
4.
赣南不同类型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赣南不同时期的各类型花岗岩体的锆石形态群的研究,确定了赣南在前燕山期形成的隘地体、安西-龙州岩体都是造山花岗岩,寨背岩体,陂头岩体,柯树北岩体和安西-龙州岩体均可能是地幔物质混染地壳物质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青岗坪金矿为缓倾式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具产状干缓、矿体薄、品位高、延伸长的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山花岗岩,是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的产物,具有大中型矿床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南缘古生代康布铁堡组火山岩系是许多铁矿、铜锌矿以及铅锌矿的赋矿围岩,但该赋矿地层目前还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通过对变安山质凝灰岩和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阿尔泰南缘苏普特背斜花岗岩的年龄为412.7±0.78 Ma,安山质凝灰岩的年龄为411.2±3.4 Ma,表明阿尔泰南缘苏普特背斜内泥盆纪早期存在着强烈的火山活动,与区内广泛发育的火山岩属于同一事件的产物,具有相同的动力学背景。为研究阿尔泰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及苏普特背斜异常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西南缘的和田布雅花岗岩,由巨斑二长花岗岩、似环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钾长花岗岩3种岩石类型组成,其中具似环斑状结构的花岗岩与国内外报道的环斑花岗岩在基本岩相学方面较为相似,可能属于广义的环斑花岗岩系列.根据暗色包体中含有寄主岩石的钾长石斑晶等分析,布雅花岗岩可能是岩浆混合的产物.布雅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459±23)Ma年龄值(MSWD=1.3),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这为该区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基本年代约束.通过区域资料对比,铁克里克隆起带和田布雅后造山A型花岗岩与西昆仑造山带南部俯冲型花岗岩侵位时代基本一致,暗示原特提斯洋的闭合是由北向南迁移的,当原特提斯洋南部处于俯冲消减时期,北部铁克里克隆起带南部的活动大陆边缘已进入造山后演化阶段,这对于重建西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东天山金铜矿带不同单元按构造 -岩石地层划分原则 ,石炭系分出有序和无序两套地层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 ,两个构造 -火山活动带和两个古陆边缘成矿系统。碰撞造山与韧性剪切带强时空耦合 ,岛弧火山岩成带分布 ,杂砂岩形成于塔里木陆缘岛弧边缘 ,碰撞花岗岩呈中小型东西成带分布 ,地球化学分省分区。构造演化呈多阶段 (分 12个阶段 ) ,碰撞造山细分 3阶段 6期 ,金铜成矿时代以海西中晚期 ( 2 90~ 2 30Ma)为主 ,不同古陆边缘成矿系统其成矿类型、特征等均不相同 ,指明了金铜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