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三段沉积相及演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厚度很大,分布范围广,是深层储层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球化学、化石组合及生态习性分析,沙三段沉积期处于暖湿气候的较深水还原湖泊环境。主体物源来自西侧,发育了一系列自西而东的扇三角洲砂体。根据沉积背景和岩心描述所建立的沉积层序,可确认这一沉积砂体的主要类型为浅水至较深水环境的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根据扇3角洲的岩性、沉积层序和形态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带。砂体发育主要受西侧物源控制,发育了多个扇三角洲体系。这些扇三角州砂体邻近生油洼陷,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有利于油气的优先富集,可形成一系列岩性一构造圈闭,不失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断陷湖盆陡坡带粗粒三角洲地质研究对于油气勘探至关重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苏丹Muglad 盆地Fula凹陷陡坡带识别出两类扇三角洲,分别为Jake区锥状扇三角洲和Keyi区片状扇三角洲。Jake区物源供给充足,早 白垩世持续供源,形成的锥状扇三角洲岩石颗粒较粗,分选-磨圆差,砂体厚度较厚,分布范围较广;Keyi区物源供给不 足,形成的片状扇三角洲岩石颗粒较细,分选-磨圆更好,砂体厚度较薄,分布范围有限。文章将“源-汇”体系理论引入 到陡坡带粗粒三角洲研究中,通过对母岩剥蚀供源、搬运以及汇聚条件分析,对两类扇三角洲进行成因解释,并建立相应 模式,同时指出,“源-汇”体系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才能较好地预测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分布。  相似文献   
3.
扇三角洲微相模式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新生界裂谷型断陷盆地有多种扇三角洲油藏类型,发育规模大到几十平方公里,小到不及1平方公里.实践证明,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微相模式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储层分布需要通过建立沉积微相模式来揭示.沉积微相模式的建立需要分析挖潜区块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地质背景、沉积环境背景、岩石相组合特点和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与电相类型关系,划分出微相类型,总结各微相特点、展布规模.并利用相关完钻井储层厚度资料,以相带平面图为约束编制储层分布图,揭示出挖潜区块的储层分布特点,为井位部署提供地质依据.多年实践证明,在老油田挖潜增储、新井部署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沉积微相模式”理论也成为油田开发实践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