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 ,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 ,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 ,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 ,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 ,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 ,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 ,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 ,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 ,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 ,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 ,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延庆 《岩矿测试》2008,27(1):69-70
采用微型氢化物发生装置-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焊锡料及纽扣电池中的汞。在酸性介质中,用硼氢化钾将汞离子还原为汞原子,用载气将汞蒸气导入石英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53.7 nm处进行测定。选择了实验条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考察。方法的检出限为0.34 ng/mL,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加标回收率为94.4%~104.7%。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洋河弧菌 (vibrio fluvailis) 5 10脂多糖的分光光度法。利用 1,9-二甲基亚甲蓝 (DMB) ,在适当条件下同脂多糖发生染色反应 ,在 5 5 0 nm波长下 ,反应体系的吸光值同脂多糖含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 0 .9993,最低检出限为 10 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2 ,平均回收率为 (10 5± 2 .18) %。  相似文献   
4.
5.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described of Fe(III)-S(IV) formation constant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pH (1–3), ionic strength (0.2–0.5 M) and [Fe(III)] T (2.5–5.0×10–4 M) using a continuous-flow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 to make observations 160 ms after mixing.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using pulse-accelerated-flow (PAF) spectrophotometry to measure rate constants on a microsecond timescale are also described. The conditional formation constant at 25 °C can be modeled with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e307-1} where {ie307-2}K 7 andK 8 can be interpreted as intrinsic constant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SO 3 by FeOH2+ and Fe3+, respectively, but until further evidence is obtained they should be regarded as fitting constants. PAF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reaction of Fe(III) with S(IV) (pH 2.0)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of 4×106 M–1 s–1 which is comparable to rate of reaction of FeOH2+ with SO 4 2– . However, the PAF resul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preliminary since unexpected features in the initi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reaction may be more complex than expected.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表征了新螯合树脂———邻苯二酚螯合树脂(XAD-2-Catechol),研究了XAD-2-Catechol吸附铝的特性和茜素红-铝的显色反应,在pH4.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茜素红和铝(Ⅲ)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λm ax=500 nm,铝的含量在0-50μg/25 mL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邻苯二酚螯合树脂分离/富集-茜素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样中铝的新方法,对水样中铝形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鲁青庆 《岩矿测试》2005,24(4):314-316
采用微波消解-硼酸络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英砂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样品在MK-Ⅲ型实验室微波炉上消解,消解压力为2.0 MPa、消解时间为5 m in,以硼酸络合消除氢氟酸的影响。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0%~104.2%。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和GIS的选址策略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地新建化工厂选址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工程项目选址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遥感获得地物的空间属性和类别特征,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再分类、栅格叠加、归组、面积计算等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实现满足多个条件的目标区块的提取。作为选址模型的具体实现,以遥感和GIS分析软件为依托,规划出了某地适宜兴建化工厂的区块,实施了化工厂选址的遥感和GIS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9.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八卦庙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复杂的非线性成矿过程,着重分析了:含矿建造为与同生伸展断裂伴生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岩、热水浊积碎屑岩;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着主成矿过程;后期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使其成为超大型金矿床。指出矿床成因为热水同生沉积细碎屑岩-剪切蚀变岩-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型。八卦庙金矿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微波密闭消解法对重油凝肢色谱制各样品的前处理,不造成易挥发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损失,对样品无污染。采用消解前定容,配合石墨炉二次进样富集样品,可以测定样品中低至10^—9级的镍。方法应用于镍在渣油中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中,标准样品对照数据吻合好,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