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 ,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 ,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 ,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五莲七宝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岩浆活动。环状断裂与辐射状断裂发育,形成七宝山复式火山机构。隐爆角砾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成矿机制和控矿作用,窑头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对窑头隐爆角砾岩筒的产状、分布、规模、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窑头铜(金)矿为隐爆角砾岩型低温热液小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五莲七宝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岩浆活动。环状断裂与辐射状断裂发育,形成七宝山复式火山机构。隐爆角砾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成矿机制和控矿作用,窑头隐爆角砾岩筒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对窑头隐爆角砾岩筒的产状、分布、规模、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窑头铜(金)矿为隐爆角砾岩型低温热液小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红石岗矿段的Ⅰ-1,Ⅰ-2号银铅锌共生矿体利用详查、补充详查工作部分坑道、钻探工程样品的副样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Ga和Cd元素超过了伴生组分要求,其分布与主组分分布基本一致,利用spss软件对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Ga元素和Ge元素,Cd元素和Zn元素极强相关;Tl元素和Ga元素,In元素和Fe元素,Cd元素和Pb元素强相关。Zn/Cd比值显示该矿床为中低温矿床,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In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Cd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方铅矿次之,Tl和Ga具有较强的共生关系。闪锌矿中Cd可能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五莲县坤山透辉岩矿赋存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张格庄组第三岩性段下部白云石大理岩层中,有水西何子和院上2个矿段,每个矿段由2个似层状矿体组成。矿体长154~264m,厚5.68~17.57m,矿体产状稳定。顶、底板围岩岩性均为白云石大理岩,2矿层间隔4~6m。透辉岩矿矿石特征与平度、莱西等地古元古代荆山群野头组赋存的透辉岩矿相似,矿石中化学成分变化稳定,Fe2O3含量普遍较低,矿石质量好,物化性能稳定,适于用做陶瓷原料。五莲县坤山透辉岩矿为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的变质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七宝山多金属矿杏山峪矿段、红石岗矿段和敞沟矿段深部成矿预测,定量分析与解释矿体的形成,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依据模型预测了成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在窑头隐爆角砾岩筒,新发现7层铜及多金属矿体,成矿潜力和前景较好。研究表明,三维模型预测对矿区找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七宝山金铜矿位于胶莱盆地西南缘的七宝山地区,在金铜矿外围新发现长老庄含矿隐爆角砾岩带一条, 物探解译工作初步查明了该隐爆角砾岩带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位于激电中梯高阻和低阻接触带上,深部呈低阻、中高激化异常。经钻探验证,在深部发现高品位的银铜铅矿体,矿石中粗粒方铅矿、黄铜矿结晶体肉眼可见,呈团块状富集,铜品位0.493%~5.125%,铅品位0.245%~6.606%,银品位55.2~547.1g/t。表明在金铜矿外围及深部仍具有寻找隐爆角砾岩型高品位银铜铅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胶东半岛中生代以来的旋转变形对限定郯庐断裂的剪切走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胶莱盆地中生代旋转变形与否及其幅度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选择胶莱盆地南部五莲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龙旺庄组红层开展系统古地磁学研究,共采集11个采点82个定向古地磁岩芯样品。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部分样品同时含有少量磁黄铁矿和磁铁矿;系统热退磁实验共分离出8个采点58个样品的稳定特征剩磁方向,并认为其可能代表岩石沉积时期的原生剩磁方向。8个采点的特征剩磁方向平均值为Ds=169. 5°、Is=33.2°、ks=40.9、α95 =8.8。相对于稳定东亚极,五莲地区发生了显著的(22.8°±8.8°)逆时针旋转变形。结合前人在胶莱盆地白垩纪沉积岩中获得的古地磁结果,指示胶莱盆地晚白垩世以来可能经历了整体的逆时针(10°~20°)旋转变形,而沿五莲断裂带向南西方向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幅度增大,表明受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的影响增强。此外,沿郯庐断裂带不同部位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方式和幅度的旋转变形,其不仅受郯庐断裂带左行剪切活动影响,还与断裂带周缘不同地体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9.
敞沟矿段位于山东五莲七宝山多金属矿区矿区中南部,共由10条多金属矿脉组成,产于次火山岩体内侧,其中以Ⅰ号铅锌矿体规模最为大,矿体主要延伸方向为近东西,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35°~80°不等。采用OPIS软件,对控矿构造及矿石品位等的主要矿化指标进行趋势预测与分析,通过各个矿化指标的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对Ⅰ号铅锌矿体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简要描述,结合矿体形态变化,最终得出两个可能的找矿区域,G710线中浅部,标高约-50~180 m区域,G707线中深部,标高约-150~-290 m区域。  相似文献   
10.
五莲拆离断层带中石英韧性变形明显,在野外主要表现为条带状、拔丝状,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多晶石英条带,发育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膨凸重结晶,剪切带经历了中低温条件下的变形,变形温度为300~450℃。利用分形方法对石英颗粒边界的研究表明,发生动态重结晶的石英颗粒边界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和明显的分形特征,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石英颗粒分维数介于1. 260~1. 319之间,均值1. 276;膨凸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分维数为1. 217~1. 297,均值为1. 256;根据石英粒径估算出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膨凸重结晶作用变形阶段的古差异应力,分别为7. 84~21. 58MPa和18. 51~56. 65 MPa;基于分维值计算的应变速率计算公式,获得亚颗粒旋转与膨凸重结晶石英颗粒的应变速率分别为10-8. 4~10-7. 7s-1、10-10. 5~10-9. 7s-1;基于石英流变率计算,亚颗粒旋转重结晶的石英应变速率介于10-12. 88~10-11. 73s-1之间,膨凸重结晶的为10-13. 72~10-12. 46s-1。本地区韧性变形的应变速率大于一般性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可能与拆离断层带的快速拆离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