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鄯善油田裂缝特征及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节理裂缝的观测,钻井岩心裂缝的古地磁定向与倾角测井裂缝解释,分析了鄯善油田构造应力场,得出鄯善油田储层构造裂缝发育方位主要为N30°-40°E,N30°-50°W,为一对NE、NW向共轭断裂.高角度缝和垂直缝为主.鄯善构造带是近南北挤压作用下形成的,侏罗纪末期燕山期构造运动为近SN向的主压应力模式,形成油田内一系列近SN向正断层,以及测量的NE、NW向共轭断裂.鄯善油田储层断裂是侏罗纪末期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通过倾角测井椭圆井径曲线分析等方法判别的鄯善油田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约140°.人工压裂的裂缝方位理论上当为140°,它与320°方位的构造缝如果匹配,可能对压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伊宁地块主褶皱幕鄯善运动的确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主褶皱幕是一造山带多幕构造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最为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天山的构造运动幕次多且因地而异,前人认识多有分歧,也没有确立主褶皱幕。伊宁地块伊什基里克山一带上、下石炭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古生物地理区系、构造样式、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差异最为显著,凸显了鄯善运动对区内构造格架和盆山演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主褶皱幕。鄯善运动记录了西天山沟—弧—盆格局消亡,天山残余小洋盆终结,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大陆的重要演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鄯善地区岩性油气藏的油层砂体以中薄层为主,沉积体系控制砂体的展布,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在详细研究油气运聚规律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层位标定与解释、层序地层分析、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预测是本区有效的勘探方法。本文探讨了研究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预测问题,指出丘东生烃区是开辟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的接替区,温吉桑构造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鄯善地区中北部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在区。  相似文献   
4.
新疆鄯善油田三间房组的小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层的小层对比是油田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新疆鄯善油田侏罗系三间 房组为陆相沉积地层,作为油气储集层的砂层在平面分布上连续性较差,依据常规地质资料进行小层对比为困难,笔者在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层的小层对比过程中,将油田开发的动态资料和三间房组的沉积韵律特征结合起来,较为可靠的研究了该区三间房组小层的连续性,砂体的分布边界及砂体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成义  王赐银 《地理学报》1990,45(2):253-256,T002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宏观特征表现为崩解裂理;微观特征出现石英颗粒的晶体弯曲、多组微页理的面型特征、机械双晶、震变玻璃、焦石英及柯石英相变产生的放射状裂隙等,是陨石撞击地表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它的发现,是太湖成因研究中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干旱区城镇区域的特色,干旱区城镇在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时必须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依据此原则,以新疆干旱区城镇鄯善县为例,在数据较易获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区城镇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的Weaver-Thomas模型及其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  相似文献   
7.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建造、侵入岩特征、化石组合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新成果证实,以区内阿克沙克组与伊什基里克组间广泛而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鄯善运动)为界,下石炭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沉积地层组合发育复杂的不协调褶曲,尖棱褶皱,强烈的揉皱和区域性韧性断层,产出于南方型热带-亚热带古生物地理区系,为区域性挤压构造体制下的岛弧-弧后盆地建造,是塔里木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上石炭统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沉积地层组合则是典型的北方型温带古生物地理区的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构造变形极弱,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基于这些新的资料和分析,天山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孙莉  邓刚  肖克炎  张婷婷 《地质通报》2010,29(10):1512-1516
彩霞山铅锌矿是中天山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储量有望达到大型规模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成矿与青白口系卡瓦布拉克群第一岩性段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华力西期岩浆热液活动、区域性阿奇克库都克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有关。矿体的定位与地质异常有关,可通过定量圈定地质异常单元来对矿体进行预测定位。通过对矿区地质异常进行定量研究,对矿区进行了大比例尺成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彩霞山矿区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道了鄯善地区中侏罗统齐古组产出一新的、原地保存的巨型蜥脚类恐龙—鄯善新疆巨龙( Xinjiangtitan shanshanesis gen. et sp. nov. ) 。其特征为: 倒第2 节颈椎在腹侧后1 /4 处向后发育一条棱嵴,并在后关节面下形成一小的半圆形突; 最后两节颈椎很长( 其长度之和为股骨、胫骨长度之和的63%) ; 第1 荐肋不参与构成荐椎轭; 股骨非常粗壮( 远端最大宽度为股骨长度的33%) 。支序分析显示新疆巨龙( 新属) 与马龙溪龙互成姊妹群,无疑为马门溪龙科中的一个新的分类群。但新疆巨龙( 新属) 还具有一些更接近于梁龙类的特征,包括发育明显的栖肌突、较短的后肢和股骨第4 转子位于股骨后侧内缘等。新疆巨龙( 新属) 的体长推算为30 ~ 32 m。  相似文献   
10.
众多地质工作者认为,新疆鄯善县恰舒阿山一带的岩浆活动终止于海西晚期,中生代后进入稳定的地台盖层发展阶段.近期在本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解体出流纹斑岩体和花岗斑岩体.通过对其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侵入最新地层的研究和同位素测年结果,笔者认为该期侵入体形成于白垩纪,为燕山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