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 Thomas  P Gierasch  D.S Miller  B Cantor 《Icarus》2003,162(2):242-258
Variable surface albedo features on Mars are likely caused by the entrainment and deposition of dust by the wind. Most discrete mark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topographic forms or with regional slopes that serve to alter the effective wind shear stress on the surface. Some of the largest variable features, here termed mesoscale linear streaks, are up to 400 km in length and repeatedly occur in one of the smoothest regions of Mars: Amazonis Planitia. Their orientations and apparent season of variability as observed by Viking and Mars Orbiter cameras indicate linear streak formation by enhanced surface wind stresses during regional or local dust storms and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global dust storms. They provide an example of the ability of large-scale winds, without significant local enhancement, to initiate dust motion on Mars. The sizes and spacing of the linear streaks may be controlled by boundary layer rolls. The repetitive formation of these streaks, over a span of more than 11 Mars years, gives one measure of the stability of Mars’ eolia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2.
One zone modeling of the irregular variability of red super-giants is intended with regard to the nonlinear coupling of finite amplitude pulsation with convection. The nonlocal mixing length is employ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vective flux, the turbulent pressure and the turbulent power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The radial pulsation and the Boussinesq convection are assumed for simplicity. The one zone is defined as the layer having the entropy maximum and the minimum at the bottom and at the top, respectively. The quasi-adiabatic approxim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is definition in fixing the zone to the same mass range. The spatial derivatives are evaluat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homologous changes with the equilibrium homologous parameters. Then, a set of 6 simultaneous first order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obtained as the one zone representation of the irregular variability of the convective envelope.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与选线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了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断裂、岩土体稳定性、海底底床活动性等是隧道工程将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道的线路选择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平潭至新竹和厦门经澎湖至嘉义海滨是两个可选的隧道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4.
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纤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种类、基本测量原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各种传感技术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应用于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尚需研究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5.
单程波方程偏移算子高阶辛格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震偏移算法中单程波算子中e指数项的近似,提出一种高阶辛格式算法. 与非辛格式的近似、一阶辛格式近似和两步法进行数值对比表明,文中提出的高阶辛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脉冲响应的计算也表明文中的近似方法具有降低频散效应和适应横向变速的能力. 用Marmousi模型验证了对复杂构造的成像的能力,实际资料计算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较大深度的稳定准确成像.  相似文献   
6.
地质思维是地学研究特有的思维方式。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建立,地球史观的变革都包含着推测、猜想的成分。猜测是一种类比思维,它与逻辑推理交织在一起,也有一个验证和修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郧西县六斗石英脉一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鄂西北地区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之一。通过对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包体物理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研究,阐述了六斗金矿床的形成机理和成矿物质来源。确定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的中一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后遥感应用技术提出的背景及技术构成,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地质成果。实践表明,在地质勘查领域,后遥感应用技术比单一遥感技术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和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砂层加固、止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张瑞琼 《江苏地质》2004,28(2):103-106
就其他工艺在砂层的加固、止水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单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并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证实此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杨更生  王东  孙彬 《干旱区地理》2019,42(1):187-194
本文探究“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的产业创新体系架构,明确“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消费习性培育、跨域资源协作”等产业创新路径,明晰沿线各国的文化融合途径,构建以“文化通”为内涵的旅游大数据体系。通过文献梳理、质化研究和实时数据分析,建构适用性旅游大数据架构,解决“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信息稀疏、习性碎片化和诚信不足等现实困难,助力沿线各国的旅游发展新局面。借鉴应用系统工程中霍尔三维支撑理论,从知识、时间和逻辑三个维度,搭建新时代条件下旅游业态的以价值集聚、诚信保护和旅游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创新途径支持体系,为旅游经济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