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拉盖雷火山岩型热液铜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境内西段, 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 含矿岩石主要为玄武质凝灰岩、浅变质岩及隐爆角砾岩。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及构造破碎带裂隙或片理、劈理微裂隙中。硅化、绿泥石化和电气石化是高品位矿石的蚀变标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区内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以钙碱性系列为主, 含部分拉斑玄武岩系列, 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 相对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Nb、Ta、Ti、P), 具有大陆火山弧亲缘性。综合伊犁—中天山板块南缘的构造演化特征, 认为矿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产于板块俯冲-碰撞后期较成熟的大陆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成矿背景及找金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成矿地质背景有利 ,具有与西邻国中天山相似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特征。提出应将穆龙套型金矿作为主攻类型 ,同时兼顾韧性剪切带型及火山岩型金矿的找矿工作 ,并指出了相应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是新疆那拉提成矿带内首例以Cu为主,伴生H0、Co、Au、Db、Zn的火山岩型热液矿床。通过详细研究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温度、盐度、流体密度、压力以及矿床S、0、H同位素特征,显示该矿床具有中低温、中一低盐度和较高密度流体特征,且成矿深度(理论深度)较浅。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卡拉盖雷铜钴金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随着成矿环境的开放,有不同程度的雨水加入;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硫源主要来自上地幔,并有地层硫的混入。这些数据对探讨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那拉提地区发育强烈的古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依据野外地质特征和形成时代,将该区花岗岩分为早古生代—晚泥盆世花岗岩和石炭纪花岗岩两类。前者变形较强,发育弱的片麻理构造,岩石类型主体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66~485Ma,εHf(t)和t2DM的研究揭示花岗岩主要有3种来源:一是t2DM介于1.2~1.6Ga的中元古代地壳源区;二是t2DM介于0.7~1.6Ga的中新元古代地壳混合源区;三是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接近或略大的以亏损地幔新生地壳为主的地壳源区。后者变形很弱,LA-ICPMS锆石U-Pb定年揭示其形成时代为320~352Ma。晚泥盆世—石炭纪花岗岩主要源区亦有3种:一是t2DM介于1.0~1.7Ga的中新元古代混合源区;二是t2DM约为0.4Ga左右的早古生代新生地壳源区;三是早石炭世早期与岩浆形成年龄一致的亏损地幔和古老地壳混合源区。那拉提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当εHf(t)为最高的正值时(14.21),其t2DM与岩石形成年龄一致,表明在349Ma时存在一次地幔物质的加入。综合西天山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和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时代格架、锆石Hf同位素揭示的源区特征,认为那拉提地区现划分的古元古代地层中存在0.7~0.8Ga、1.6~1.8Ga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石炭纪花岗岩为碰撞后大陆伸展作用的产物,早石炭世大规模地幔物质的加入代表了大陆伸展作用的强烈发育期。  相似文献   
5.
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野外调查测量、探槽开挖及热释光测年的方法,对那拉提断裂进行了研究。那拉提断裂是一条晚第四纪以来仍有较强的活动大型逆冲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宽度巨大,由多条倾向不同的次级断裂组成,分布在南北宽数千米的范围内。断裂断错了那拉提山前晚第四纪以来的各级地貌面,主要表现为断层陡坎、冲沟水系和地貌面的左旋位移,根据实测陡坎高度及对应地貌面的定年,获得断裂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在0.7~1.0 mm/a左右,这表明天山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山西部那拉提山地区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那拉提山位于中国天山西部, 其冻土变化过程对区域自然环境变化、 工程活动产生重要互馈作用. 结合即将修建的新疆伊(宁)-库(车)输电线路前期的冻土勘察结果, 对那拉提山地区冻土分布特性、 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那拉提山地区冻土分布属于典型的山地多年冻土, 冻土发育区域、 冻土类型和地下冰空间发育特征及冻土温度状况等主要受到海拔、 地形地貌、 地表水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同时, 该地区大量发育有泥流阶地、 泥流舌、 热融滑塌、 石环、 石河等冰缘现象. 受坡向、 植被、 水分等因素影响, 区域内冻土活动层厚度为0.7~4.5 m, 随着海拔增加, 冻土厚度由阳坡连续多年冻土下界(海拔3 000 m)附近的约20~22 m增加到海拔3 300 m附近的约70~100 m. 自1985年以来, 区域年平均气温上升(约0.088℃·a-1), 该区域内的冻土退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高纬  马海军 《新疆地质》2007,25(3):253-257
那拉提成矿带地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成矿条件有利.通过对铜、金、钨、铁等主要矿种成矿类型的典型矿床分析,认为基底断裂、地壳浅部断裂、岩浆活动、地层等因素是主要的控矿地质因素,从大地构造环境及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8.
杜亚龙 《地质与勘探》2016,52(1):98-107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的北缘,主要赋存于晚泥盆世二长花岗岩之中。推测富矿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俯冲-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可能是以下动力过程的产物:伊犁中天山南缘地壳解体,地幔物质强烈加入形成的新生南天山洋壳,向北沿那拉提构造带俯冲,部分熔融后在碰撞-造山晚期于晚泥盆世侵入,且与海西运动早期的地质事件关系密切。成矿年龄推测为二叠纪,与成岩年龄相差约91Ma,所以成矿物质应该不是来源于二长花岗岩。从成矿构造与矿体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来看该矿受到断裂和节理裂隙系统的联合控制,且在成矿期经历了一次先挤后张的地质构造事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推测此次地质构造事件应该与二叠纪塔里木地台北缘一带发生的裂谷引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军宁 《铀矿地质》1999,15(3):168-171
本文通过对西天山研究区的遥感地质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和综合对比研究,认为西天山地区与邻区的穆龙套金矿、库姆托尔金矿同处一条巨型的构造带上,具有非常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构造演化和赋金建造条件,尤其是分布于那拉提构造带南缘的弧形构造带和南北向贯穿那拉提构造带的横向断裂组是控矿的重要因素。区域上赋金层炭质岩系的存在和蚀变体的广泛发育,使金元素活化、富集成为可能。研究区内大量的金矿化、异常是金矿体存在的客观反映。据此,笔者预测出4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那拉提中间地块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霞  徐山  范继璋  揣媛媛 《吉林地质》2006,25(2):48-53,79
研究了那拉提中间地块9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查明A g、Pb、Zn、A s、Sb等是花岗质岩石中的高丰度元素,A g、Pb、Cu、N i等元素在花岗质岩石形成、改造、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再分配;元素组合规律揭示了地块内银、铅、铜3元素成矿活动与花岗质岩石有关。这3种金属应是研究区内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