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疆哈密土屋铜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屋铜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斑岩铜矿床,其独特矿床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已经引起国内外地质学界和矿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叙述该矿床的地质背景,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对矿床的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深部来源特征,而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受到上地壳物质一定程度的混染;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天水和岩浆水的混合仅为少量;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但盐度较高;含矿斑岩体是多次脉动式侵位的,成岩时代主要集中于早石炭世(367~358 Ma);成矿时代为晚于成岩时代(347.3±2.1 Ma~322.7±3 Ma)。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枞树板铅锌(银)矿床与花岗斑岩脉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柏林  李玉生 《湖南地质》1999,18(1):9-14,50
该文从时空关系,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对郴州市枞树板地区铅锌(银)矿化与药岗斑岩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了铅锌(银)成矿作用与花岗斑岩脉在成因上关系不大,而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千里山岩体)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成矿早于花岗斑岩脉的侵位,两者的共生关系是受同一组断裂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宜章县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栋 《湖南地质》1989,8(2):35-40
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产于石炭系碳酸盐岩和泥岩、碎屑岩分布区中,区内北东、北西、东西向断裂发育,有浅成相花岗斑岩体产出,岩体接触带中,高温热液蚀变作用发育,锡多金属矿体有两种产状:沿构造裂隙产出的细脉带型矿体;沿层间裂隙产出的似层状矿体。矿石中锡含量0.12—3.38%,主要为锡石,硫化锡和胶态锡只占含锡量的2.88%。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之前的火山口因风化剥蚀严重,保留的火山遗迹很不明显。在野外宏观调查发现微弱古火山痕迹的基础上,通过对火山机构附近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开展了常量元素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古火山口存在的辅助证据,而且这些证据再次证明有关学者关于地下原岩多次熔化并沿构造薄弱处运移的成岩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6.
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93-299
湖南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可分为条纹状云母萤石岩化—铍矿化带,细脉状云母萤石化—铅锌矿化带、黄玉—萤石—云英岩化—锡铜锌多金属矿化带和弱—无蚀变矿化带.不同蚀变矿化带物质组分迁移规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该矿床是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