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华北陆块东部早白垩世滁州闪长玢岩和管店石英闪长岩为研究对象,报道了新的全岩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果,进而约束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滁州闪长玢岩中锆石发育振荡环带,管店石英闪长岩中锆石具条痕状吸收的特点,它们均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滁州和管店闪长质锆石年龄分别为128±1Ma和130±2Ma,表明二者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滁州和管店闪长质岩石具有类似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整体具中等的SiO2含量(58.55%~60.12%)和富MgO(4.43%~5.10%,Mg#=57~61)的特征,Na2O/K2O比值为1.20~1.47,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并具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δEu=0.85~0.93)。它们具高的Sr(575×10-6~1035×10-6)和低的Y含量(10.2×10-6~15.3×10-6)以及高的Sr/Y比值(57~69),属于埃达克质岩石。此外,滁州和管店闪长质岩石具有类似的Sr-Nd以及锆石Hf同位素的特征,滁州闪长玢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介于0.7061~0.7066之间,εNdt)值为-17.7~-16.9,锆石εHft)值变化于-23.1~-19.1之间,而管店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46~0.7059,εNdt)值为-18.7~-15.8,锆石εHft)值为-25.6~-20.0。综合上述,滁州和管店闪长质岩石均属于高镁埃达克质岩石,起源于拆沉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产物,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东部陆块拆沉作用下的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2.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位于张八岭冲断带的南东侧 ,中生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早印支期 ,区内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变形为特征 ,形成区内主体构造格架 ,为下扬子构造带的组成部分 ;晚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 ,形成北西西—近东西向叠加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郯庐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 ,区内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多期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积盆地 (拗陷 )。  相似文献   
3.
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州市地处皖东,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全市工业化发展迅速,矿业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滁州市矿产资源特点的叙述,结合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和已经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方式和效果,指出了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不协调、监察执法难以到位和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等,提出了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位于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上的滁州早白垩世火山岩,属于准铝质、硅过饱和岩石,为一套中酸性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部分样品(129~125Ma)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套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及高场强元素,并具有类似于EMⅠ型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属于华北克拉通,早期火山岩(约132Ma)是富集地幔来源岩浆和古老的华北下地壳源区混合的结果;中期和晚期火山岩(129~117Ma)是幔源底侵组分和古老的华北下地壳来源岩浆不同比例混合的产物。由早到晚,滁州火山岩中古老壳源物质比例逐渐增加,源区逐渐变浅,指示软流圈顶面不断抬升、岩石圈内等温面逐渐升高的过程。研究表明,热异常背景下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是该处断裂带内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其具体过程是在岩石圈底部持续减薄、软流圈上涌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而诱发了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壳-幔过渡带内混源的岩浆。郯庐断裂带内较浅的岩浆源区、较高的源区熔融程度、强烈而持久的伸展及岩浆活动、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以及现今较薄的岩石圈厚度,都指示郯庐断裂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中的强减薄带,在华北克拉通破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滁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但与其他在早中生代坳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继承式"火山岩盆地不同,它直接叠置在大别山造山带之上,盆地基底岩石的时代较老,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盆地内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中酸性偏碱性的粗安质和粗面英安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盆地中火山岩所表现出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的特点(如宁芜盆地、庐枞盆地、溧水盆地、怀宁盆地)。应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滁州盆地黄石坝组粗安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 Ma。该年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盆地中火山岩-潜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类似,表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活动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滁州盆地内的火山岩具有比长江中下游其他盆地中火山岩低得多的εNd(t)值,而类似于大别山造山带内晚中生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指示其成因可能主要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6.
杨付群 《安徽地质》2013,23(1):13-16
安徽滁州一带寒武系出露齐全,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三分方案。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全球寒武系开始采用四分方案。本文系统的梳理了滁州地区寒武系的划分历史,在详细论述滁州地区寒武系岩石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区域寒武系地层与皖中南寒武系地层,进而提出了安徽滁州地区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7.
2010年滁州市共有11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处为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总供水人口105万人,综合生活用水量6376万m3。通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滁州市8处常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均为2~3,水量综合评价指数均为3,满足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但是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还存在污染源、保护措施不到住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长林  方成名 《江苏地质》2011,35(3):236-240
安徽滁州张八岭地区的张八岭群分为2组。一是下部北将军组,以千枚岩和片岩为主;二是上部西冷岩组,主要为一套变质火山岩系。张八岭岩群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主要发育于西冷岩组中,具多旋回特点。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次之,角斑岩类稀少。该岩系的火山岩富碱、富钠,具双峰值特征,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形成于非造山张性环境,为裂陷槽,是与晚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滁州绢云母矿物中铁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韧  尹琳  赵连泽  熊飞 《矿物学报》2004,24(3):309-314
绢云母中含铁量多少是影响产品品质,特别是白度的重要因素,对滁州产出的绢云母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谱学特征、Fc含量分配等一系列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中大部分Fc存在于二八面体中,并且得出其含量分配系数。研究结果对绢云母的具体加工和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俊  王辉  王丽娟  关俊朋 《中国地质》2018,45(1):110-128
滁州冶山地区研究程度较低,前人研究认为金牛岩体属于冶山岩体的边缘相,本次对金牛岩体开展独立研究。金牛侵入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29±2)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具有较均一的负εHf(t)值(-2.82~-6.52)和较古老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1360~1600 Ma)。金牛岩体为碱性(σ:5.08~5.74)、准铝质(A/CNK:0.803~0.844)岩石,具有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无明显-弱负Eu异常、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强场元素的特点,综合对比冶山岩体,认为金牛岩体与冶山岩体同期不同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特征,金牛岩体很可能为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富水底侵基性岩浆与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混合的产物,其源动力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