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山西太原阳曲西殿南遗址(38°03′45″N, 112°45′55″E)出土的3例人骨和34例动物骨骼(3例鹿、 3例狗、 5例牛、 6例羊、 17例猪)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测年与C、 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该遗址所处的年代、动物和人的食物结构以及先民对家畜的饲喂方式,进而还原龙山文化时期太原盆地的生业经济。AMS-14C测年结果显示,M1墓主人骨骼的14 C年代为4200±30 a B. P.,树轮校正后的年代范围为4844~4620 cal.a B. P.,结合该遗址遗存及其组合群特征初步判断其应为一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C、 N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鹿(δ13C:-20.8‰~-18.7‰,均值-19.6‰±1.1‰;δ15N:2.9‰~3.6‰,均值3.3‰±0.4‰, n=3)主要以C3类食物为生,说明当地野生植被主要为C3类植物;与鹿不同,羊的δ13C值和δ15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3.
和尚帽子山新石器时期文化层位于金州镇北约6km,埋藏于山麓坡残积物中。出土了一批石器、陶器和骨、石制装饰物等文物。初步确定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层的发现对了解大连地区新石器中、晚期人类活动、繁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0(2):15-15
赣榆历史源远流长,境内西部山区大量旧石器的出现,证明早在1.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1956年在赣马镇后大堂发现一处距今约4 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赣榆境内人类活动已较为普遍。该遗址是一处文  相似文献   
5.
木材资源是新石器农业人群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文章对尚村遗址龙山文化早期灰坑内的木炭大化石进行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史前人群对木材资源的利用方式。203块木炭大化石共计鉴定出6种阔叶树材和1种针叶树材,阔叶树材包括榆属、栎属、槭属、朴属、枣属、李属,针叶树材为松属。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小树枝、树皮和草本茎秆的炭化残留遗存。统计结果显示,榆属的出土概率和百分含量分别达到了100%和63.5%,占据主导地位,当时遗址周边生长有以榆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尚村先民使用的薪柴类型包括小树枝、树皮、大的枝干和草本类茎秆,显示了古人类薪柴取材的多样性。尚村遗址木炭鉴定出极具食用价值的枣属、李属、栎属等果木类树种,发现了1粒完整的郁李果核及部分碎片,并发现了1粒葡萄属种籽,说明果实是当时人类食物资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孢粉记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两个剖面的55个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对比Rb/Sr,结果表明:1)龙山文化出现之前,银杏科、胡桃科、榆属、常绿栎属、桑属百分含量高,松属、云杉属少,莎草科含量很高,藜、蒿花粉含量很低,植被特征以落叶阔叶树为主。2)龙山文化早期,木本花粉含量逐渐降低直至处于低谷期,草本花粉逐渐占主导。胡桃、枫杨、落叶栎、桑等阔叶树数量显著减少,松的数量显著增加,草本花粉中藜科、蒿属含量少,莎草科、香蒲属数量仍较高,此时植被特征为含少量针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林下草本植物繁盛。Rb/Sr较低,推测该阶段可能存在显著的降温;草本花粉中,禾本科花粉占主导地位,说明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木本花粉百分含量、Rb/Sr变化波动较大,可能存在气候突变事件。3)在龙山文化之间的自然沉积层,乔木和灌木数量增加,草本数量减少,木本植物占优势。落叶栎、栗、榆、桑含量高,出现常绿栎,莎草科数量很低,水龙骨数量多,此时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植被特征。4)龙山文化晚期,木本植物占优势。在乔木和灌木植物中,榆属、常绿栎属、落叶栎属、枫杨属数量较高,含少量的银杏科、松属;草本植物中,藜科、蒿属植物数量少,莎草科植物含量高,反映了含常绿成分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此时,Rb/Sr值较高,因此推测此时的气候较温暖湿润。5)藤花落遗址地层记录了4500~4000aB.P.植被与气候环境信息,响应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中晚全新世转型期间由暖湿转向温凉干燥的气候环境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泾河流域广泛深人的考察,在泾河中游彬县至永寿基岩峡谷河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剖面序列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CaCO3,含量等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研究剖面所夹洪水沉积物具有平流沉积特征,为典型的洪水平流沉积物.根据地层学对比和剖面自身龙山文化晚期陶片、烧土等文化遗物分析,确定泾河在4200-4000 a BP发生了特大洪水事件,并利用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其水位,计算出古洪水洪峰流量为19490~22040 m3/s.同时,通过恢复现代大洪水、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关系对这种方法和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不仅延长泾河洪水水文数据序列到万年尺度,而且为沿泾河的水利水电和交通工程建设及沿岸地区城镇的防洪减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Bas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west wall of the ABYT2004 at Yuhuicun Site in Bengbu,Anhui Province,the multi-environmental substitute indexes such as the grain-size,Rb/Sr,zircon crystal morphology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The age of archaeological strata was determined by AMS14C dating.According to the results,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Longshan cultural archaeological strata,it can be concluded tha...  相似文献   
9.
名扬海内外的“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诞生在黄海之滨、胶州湾畔、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胶州。早在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重要部落东夷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传承的三里河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胶州物产丰富,水源优质,气候宜人,为大白菜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土壤粒度及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北部连云港龙山文化时期藤花落遗址城市生活区(L1)剖面和农业生产区(L2)剖面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土壤粒度特征分析发现,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已经出现明显土壤重金属累积,但影响仅局限人类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无累积现象;Cu、Pb和Zn累积最为明显,富集指数分别达到1.91、1.35和1.29,该遗址文明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同时分析土壤粒度发现,遗址文明存在期间曾发生过大规模或长时间水患事件,破坏农业生产条件,最终导致整个文明走向衰落。重金属累积及土壤粒度的综合分析,揭示史前文明演变的过程及其与自然环境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